
云雾缭绕的下龙古茶
中新网贵州新闻4月4日电(刘桔帆 龙 彪 余必战)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洒雨镇下龙村充分发掘茶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山地绿色经济,助推产业扶贫。
这些天,下龙村茶农詹发斌显得格外的忙碌,正在抢抓时间将采摘的新鲜茶叶进行加工,期待着今年得到一个更好的收入。
“我们加工成了干茶以后,等于是成品茶,就直接联系浙江和安徽、山东这些茶商,他对于我们贵州的这个茶,品质还是很满意的。”詹发斌如是说。
下龙村是安龙县7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典型的深石山区让这里村民一直以来广种薄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然而,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湿度大的天然气候条件,却让这里成为了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在山间的林中,自然生长着大大小小数十颗野生茶树,它们有的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至今依然是枝繁叶茂。早在10多年前,茶农詹发斌就利用这些野生茶树资源,做起了小生意,加工出来的茶经得住多番冲泡,回味无穷,备受外地茶商青睐,每年也能赚一些零花钱。

下龙古茶林
詹发斌告诉记者:“以前我开始做这个手工茶卖的时候,就收我们当地这些古茶树和山上的野茶,本地的地边这些茶叶来做,做了联系外地这些茶商,他就建议想办法引进一些品种来做,我也想我们山上这些野山茶长势特别好,很适宜种茶,所以我就从浙江,当年购买了50多万株安吉白茶苗来种。”
立足独特的资源优势,下龙村把目光瞄准在茶叶产业上,积极争取相关扶贫资金支持,以补贴茶苗、农机补贴等方式,通过能人带动,引进安吉白茶、黄金芽、奶白茶等优质品种进行栽种并发展茶叶加工。
洒雨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汝成介绍:现在在发展茶产业的同时,再引导农户自己搞小作坊加工,小作坊加工就给农户进行农机加工机械补贴,激发他们的种植积极性,增加他们的收入。

下龙古茶成品
村民王华金种有20多亩白茶,今年,他购置了茶叶烘培机、扁茶机、揉撵机等一批茶叶加工设备,建起了茶叶加工小作坊,进行茶叶深加工,目前干茶已卖了400多斤,毛收入达到了十多万元。
在茶叶等产业的助推下,2018年,下龙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2019年,实现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截至目前,下龙村的茶叶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亩产值5000元,成为了该村的主导产业,正在助推该村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