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昌跃,中共党员,1963年6月19日出生,国家税务总局高新区税务局三级高级主办,现为贵州省沿河县中界镇水田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攻坚队队员,兼任省挂牌督战沿河县中界镇水田村督战队员。
2020年2月9日,龙昌跃同志来到中界镇水田村,熟悉村里的基本情况后,龙昌跃同志勇担使命,接下了水田村新民组包片组长的工作,同时包7户贫困户,其中1户是未脱贫户。在今年2月初的交叉大排查中,水田村共查出147个问题,其中满意度有50个问题,而新民组的满意度问题就有24个。龙昌跃同志作为新民组片区组长,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包组的其他干部到农户家帮干农活、唠嗑家常、解决难题。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新民组的满意度大问题不仅得到了解决,而且全组上下的卫生、人居环境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新民组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们村的示范组,龙昌跃同志的工作得到了群众和干部的一致认可。3月中旬,龙昌跃同志被任命为省挂牌督战沿河县中界镇水田村督战队员,至此龙昌跃同志不再担任包组组长。在后面水田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中,龙昌跃同志都起到了引领潮头的作用。他一方面严格要求大家认真、扎实开展工作,一旦同志们有思想懈怠的苗头时,他都在鼓励和提醒大家,把懈怠的苗头扼杀在萌芽中;另一方面,他关心同事,为大家疏导压力,主动帮助同志们出谋划策,与他们一起入户解决难题,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日亲日近日来月往的“一亲人”
“老叔,最近身体还好吧”龙昌跃侧坐在年近七旬的王连国老人身旁对着老人的耳边大声的问道。王连国老人曾经患过脑梗,由于救治及时,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但身体还是留下了后遗症,得了半边瘫,不仅行动不便,耳朵听力也大不如前了。“好多了,好多了!”老人笑眯眯地回答着。看着老人展露的笑容,龙昌跃轻车熟路地为老人卷起了草烟,并为老人换上。王连国老人没有拒绝,因为他以前多次拒绝过,现在已经习惯了。“有你们在这里,真好!”老人没有华丽的语言,这一句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
今年2月份的时候,王连国户虽然对帮扶干部满意,但对村干部等的满意度较差。但在2月份龙昌跃同志担任新民组的包片干部后,他带着其他干部多次走访王连国户,耐心倾听俩老人憋在心里的故事,为其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时不时地为他们置办些生活用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王连国夫妇虽然有三个儿子,但都不在身边,龙昌跃和其他干部就把老人俩当作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渐渐地,王连国夫妇终于打开了心结,他们发自心底地感谢着以龙昌跃同志为代表的干部,感谢着中国共产党的惠民政策。
现在王连国夫妇俩的思想转变了,但只要一有时间,龙昌跃同志就会和帮扶干部去老人家里坐坐,陪陪俩老人,同他们唠嗑家常,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顺便看看他们缺什么。“你们要是工作完了回去了,一定要来给我们讲!”王连国家属赵翠梅老人每当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她的眼角都是湿润着的。
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大哥子”
在水田村的乡村路上,有时会看到一个50岁出头的中年人背着背篓,背篓里的低音炮放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他一边走一边哼着歌。这个人赶场回来,虽然每次背篓里买的东西很少,但他基本不会错过每一次的赶场。虽然每次背篓里买的东西不多,但他哼歌的高兴样子似乎是满载而归。他就是水田村上寨组村民赵茂军。
这是水田村9户未脱贫中的一户,这一户有些特殊,只有赵茂军、杨长霞夫妇二人,且都是智力残障人士。虽然他们两人都有智力残疾,但他们夫妇俩都很勤劳。勤劳的人是可爱的,赵茂军平常又是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乡亲们就给了他一个可爱又亲切的称呼----“爱强”。龙昌跃同志就是“爱强”的帮扶责任人。
龙昌跃第一次去“爱强”家的时候,“爱强”的家里东西特别多,杂乱堆放,显得又脏又乱。龙昌跃通过主动沟通和详细了解后,知道“爱强”夫妇朴实善良,以前的生活习惯是如此,思想有待转变。于是,龙昌跃身体力行,一边鼓励“爱强”夫妇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一边带着他们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教他们如何归类堆放家里的物品。由于“爱强”夫妇智力的问题,龙昌跃多次宣传、动员、引导、教导无果。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一如既往,始终如一地坚持着,就这样半年过去了。由于工作的原因,一次龙昌跃连着四五天都没有时间去“爱强”家走访,他想着这么几天没去了,“爱强”家肯定又恢复如初般凌乱了。当他到了“爱强”家后,他自己都惊讶了,平常两天不打扫就凌乱不堪了,但今天的地面居然是扫过的,屋里的物品虽然堆放的不是很整齐,但也不是杂乱的。虽然这次改变不大,但这让龙昌跃倍感欣慰,让他看到了“爱强”家转变的希望。后来果然没有让他失望,经过坚持不懈地带领、引导,“爱强”家的卫生在没有别人帮忙的情况下终于基本达标了。看着“爱强”家的巨大变化,龙昌跃心里很高兴,他为了鼓励、表扬“爱强”夫妇,他自费为“爱强”夫妇购买了新的棉被、被套、床单、饭桌、小凳子等生活用品。
作为“爱强”的帮扶责任人,龙昌跃同志一心一意为其谋福利,只要是“爱强”家能够满足条件的、符合要求的政策,龙昌跃不怕麻烦,尽力让“爱强”夫妇应享尽享。龙昌跃同志的帮扶计划是激发“爱强”夫妇的内生动力,鼓励种植粮食、空心李等农产品,再落实以低保、医保、社保等政策为辅的民生保障政策。每当“爱强”家遇到难题的时候,龙昌跃就会想办法为他们解决。“爱强”家的卫生厕所水箱坏了,龙昌跃请村里的技术工帮忙修理;“爱强”卖李子认不得多少钱,他在一旁亲自把关;“爱强”家没肉吃了,他买了送去……
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好战友”
龙昌跃同志年近六旬,他不仅有腰间盘突出,还有高血压、低血糖。虽然每天都必须服药,但有时一忙起来就容易忘记。不仅如此,他年轻时还受过伤,右边肩膀里面一直有钛合金固定着,由于今年天气的原因经常隐隐作痛,但他不会因为一点疼痛而退缩,忍着痛像没事人一样,除非痛得流汗水了,五官也不自然了,他才停下歇息。
每当攻坚队全体行动拆烂房子的时候,他从不落下。
“龙哥,你歇一下,让我们来。”
“是啊,龙哥,我们年轻人来就行了”
“龙哥,你手不方便,我们人够了的”
“没事,这些不是重活,不影响的”
龙昌跃一边用左手从面前的攻坚队员手中抢过将要传出去的瓦片,一边笑着拒绝了大家的好意。他知道大家都在照顾他,但他更要与大家同甘共苦,共同进退。每当他看到大家拆烂房子、拆烂牛栏、抬水泥、背沙子搞得满头大汗、满脸花猫猫时,他就特别心疼大家,不管自己的身体状况,坚持与大家“战”在一起,他想着自己能多出一份力,弟兄伙就少出一份力,轻松一点点。
由于龙昌跃加入接力,大家传递瓦片的速度又加快了很多。待瓦片下完后,大家拆起了椽皮、房梁和柱子,龙昌跃一边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一边帮着大家将拆下的板子、木头整齐地堆放在一边。看着“老大哥”被汗水打湿的衣服,大家心有不忍,硬是把龙昌跃拉下来休息了。
不知不觉,龙昌跃在整个攻坚队之中,成了鼓舞大家士气的存在,只要有他在,大家干活就特别有劲。
为民服务解民心忧的“好公仆”
水田村沙地较多,这里产的空心李特别好吃。整村约有1200亩的空心李产业,但许多空心疏于管理,品质不佳。龙昌跃了解情况后,结合日常走访,积极动员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参与空心李种植培训,学习空心李管理新技术。
今年7月初,水田村的空心李压满了枝头,看着丰收的空心李,龙昌跃和农户是喜上心头愁又上眉头。空心李丰产虽然开心,但销售渠道不畅又是个大问题。为及时解决空心李销售渠道问题,帮助群众增收,龙昌跃与驻村干部、村两委和群众代表沟通协商后,他又主动向本单位领导汇报。经过几天的不懈努力,铜仁市税务局、碧江区税务局先后发出“小康路上与‘李’同行”消费扶贫倡议活动,积极组织和鼓励税务干部认购该村空心李。同时,龙昌跃又与其他干部亲自动手,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一同采摘、包装、运输空心李。
在收购农户的空心李时,龙昌跃要求帮忙的干部们严格把关,绝不能砸了水田村自己的招牌,一定要审核好空心李的品质。在收购的时候,农户不停的背来,远远超出了之前的预订。看着背得满头大汗的农户们,龙昌跃不忍心再让他们背回去,硬着头皮收下了。于是,刚忙完空心李装运输车,龙昌跃又坐在车里开始了打电话联系渠道,经过多方协调,多收的200来箱相继被铜城仁者联合会、铜仁市摄影协会、鲜果店、亲戚朋友等认购。
此外,龙昌跃还积极与电商平台沟通,邀请他们来水田村实地查看空心李产业。经电商平台实地查看、品尝后,水田村的空心李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并在新媒体上积极为我村推广空心李,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赞赏。
据统计,通过两次运往铜仁代售和网上代售,共计卖出1万多斤空心李,为水田村群众增收约5万元。
讲卫生爱干净的“邻家老大哥”
“龙哥,又在打扫卫生啊”一个40多岁的村民路过看见龙昌跃正在打扫村委会的台阶。
“早上顺便锻炼一下身体”龙昌跃笑道。
龙昌跃有着讲卫生的好习惯,他在的办公室一直保持干净整洁,桌上一层不染。他每天都会将办公室打扫一遍,顺便清扫村委会前后院坝及周边的道路。
在入户走访的时候,他看到路边的白色垃圾,他会直接用手捡进垃圾桶里。在倒垃圾的时候,他会把别人扔在外面的垃圾顺便扫进垃圾桶里。只要一看到村委会前面排水沟里有白色垃圾,他就会用夹钳把里面夹干净。吃饭的时候,他要求大家把不吃的花椒颗粒、辣椒等放在桌上或者垃圾桶里,不要乱扔。他也在群众会上多次强调,请大家不要乱扔烟头、槟榔等垃圾,不要随地吐痰,人人都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提升水田村的人居环境卫生,把这里建设成为一个讲文明、卫生好、生态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随着龙昌跃同志的每天一扫,水田村攻坚队的其他成员也陆续加入了每日一扫的队伍,甚至带动了村民们开始每日一扫,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龙昌跃同志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动员大家,全靠他持之以恒的行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影响大家、改变大家。
水田村的变化,有龙昌跃同志无怨无悔的付出。在工作的时候,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在生活中,他幽默搞笑,像个“邻家老大哥”。正是这样的他,不仅得到了这里驻村干部、攻坚队员、村支两委和群众的“热火”,还得到了沿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中界镇脱贫攻坚指挥长席宁和铜仁市驻中界镇蹲点督导组组长刘松江的肯定和认可。(张亚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