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巍巍娄山关脚下的汇塘河社区,是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附近几个村的困难户们在此安居乐业。
这里安享晚年的老人们有的打着扑克,有的三五几位好友闲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小孩在橡胶地板上嬉戏玩耍,年轻人忙着自己的工作。在这样一片祥和的家园里,有一群特殊的人,常常带着厚重的“扶贫袋”穿行在各家各户。他们关心困难户家里老人身体状况,关心年轻人工作和收入,在“连心袋”里的档案里,记录下“已收到医疗补助每人120元,共计600元……”。
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扶贫干部。
每家都有一位扶贫干部,每家都有一个扶贫故事。今天要说的,正是我家的扶贫故事,我家的扶贫干部——苏恩来。
2014年,我家正式被纳入精准扶贫,因为家住在偏远山区,生活困难,我们成了“困难户”。那年,我还在北京上大学,家里房屋漏雨,为生活一家人各奔东西……
这时候,一个陌生人闯进了我们的生活,开始询问我们家的情况,给我们宣讲国家扶贫政策,帮助我们办医保,交养老保险,领取政府补贴。我们想在家发展养猪,他开始忙着帮我们办手续,帮助我们争取到了无息贷款“特惠贷”,就这样,我们家的养猪场开始经营。
往后的日子,我们家的扶贫干部苏恩来,成了我们家的常客,因为他在政府上班,本身自己的工作就很忙,往往下班后已经天黑,还得来我们家询问家庭情况。
“有没有什么困难,医保补贴收到没有,要交养老保险费了,今年收入多少,今年的养猪补贴款收到没有……”
慢慢的我家的“连心袋”档案里,记录下了满满的关心和关爱。扶贫干部把国家政策,落实到了我们每家每户。
2016年,我们家脱贫了!
仅仅两年,我们成功脱贫,家庭人均收入远超贫困水平。这时候,我大学毕业,也参加了工作。同时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我们也搬到了扶贫安置点,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精装修还带家电,我们拎包入住,安置点热闹非凡,每个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是的,我们的生活一下子好了起来。
原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始料未及的是,熟悉的身影再次进入我们家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扶贫政策——脱贫不脱政策!我们的政府,担心我们刚脱贫后又返贫,所以我们的扶贫干部,还得继续为我们保驾护航。也因为如此,我们的故事,一直延续至今。
2018年,对我家来说,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我准备结婚了!同时和未婚妻一起,注册了我们的第一家公司!是的,爱情事业双丰收!
我家有养猪经验,于是我们开始大力发展养猪,幸运的是,老天眷顾了勤奋的养猪农民,2019年猪肉价格暴涨,我们不光脱贫,还步入了小康!到今年,我公司靠着养猪,年产值超百万,带动就业20余人。预计到2021年,年出栏超千头,年产值超500万。
借着机遇,我们开始带着当地的农民,发展养猪业,得知需要大量资金,我们的扶贫干部第一时间站出来,开始帮我们募集资金,现在已经有多个股东共同出资55万元。我们的扶贫干部苏恩来,现在正忙着贷款20万帮助我们把养殖场建起来!2021年,我们将带动超百人就业创业,让更多困难群体实现小康生活!
怀抱着刚出生的宝宝写下这篇文章,我们一家人能幸福生活在一起,生活越来越富裕,要感恩我的国家我的政府和扶贫干部。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会更好!(昌德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