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4月24日电(文寿)24日,贵州省雷山县白岩村、南猛村、乌达村等十个经典村落以及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湖南省十八洞村等五个村的村支两委齐聚北京展览馆,通过乡村茶话会、民族服务秀,推介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分享、交流成功经验。

  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的十八洞村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独特的苗家饮食,苗族风情浓郁,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花垣县委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带领老百姓苦干实干,取得了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战的重大进展。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的韩村河村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40年来,持续开辟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从人居条件、生态环境、养老、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不断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发展成为生态型花园式美丽乡村。

  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因雷公山而得名,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中国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之一,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4.2%。

  雷山县政协主席韦通贤介绍,雷山苗族村寨古朴,有国家级传统村落68个,是中国传统村落密度最大的县,仍保持着传统完好的建筑风貌和生活习俗。雷山苗族节庆众多,“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吃新节、苗年、鼓藏节等传统节日氛围浓郁。雷山苗族歌舞多彩,飞歌、敬酒歌和芦笙舞、铜鼓舞等丰富多彩。雷山苗族服饰靓丽,色彩艳丽,技艺巧夺天工,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全县拥有苗年、苗绣、银饰锻造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县,素有“苗疆圣地”之称,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中心”。

  从2000年起,雷山县以苗年展示活动为载体,连续举办了21届苗年文化展示活动,不仅让雷山苗族民众尝到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带来的文化甜头,也让当地党委、政府收到了保护、挖掘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文化红利。

  2008年,贵州第三届旅发大会的召开,成功推出了西江千户苗寨,以雷山苗族文化为样板的原生态文化旅游得到了飞速发展,西江千户苗寨也成了众多旅游爱好者的休闲旅游首选地。十三五期间,雷山全县游客接待人次达509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436.1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1%和19.8%,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雷山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扶贫优秀案例,“西江模式”被列为贵州改革开放40年40事典型案例。

  活动上,与会人员就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中的先进经验、做法进行交流,以相互借鉴、相互提高。“通过交流,很有收获,比如朱苦拉村把喝咖啡当成一种饮用习俗,我觉得这就是文化信仰。”雷山县白岩村主任唐文德说。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博物馆原副馆长韦荣慧表示,此次乡村有约的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通过乡村茶话会、民族服务秀的形式,推介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分享、交流成功经验,共话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通过此次文化体验活动,既增进了各民族地区的文化交往、交流,又促进了各民族兄弟的团结和友谊,对下一步乡村振兴怎么做、做什么提供了借鉴。

  此次乡村有约文化体验活动由北京展览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博物馆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乡村文化振兴与古村镇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共雷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活动分别以规划与乡村振兴、博物馆与乡村振兴、艺术与乡村振兴三场茶话活动和一场时尚与乡村振兴展示的方式,推介各地经验做法,共话乡村振兴。(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