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结实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特点规律,以“五个一”为抓手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条主线,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一份文件,就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

  文件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各族群众为主体,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一套指标,国家民委结合示范区实际情况、示范单位的职能职责,制定了一套示范区示范单位测评指标。

  比如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测评指标,分为7大类20项58条,基础分值100分,设奖惩清单,总分达到90分以上可申报。考核过程中用具体措施和基本数据来评价创建工作实效,并通过各族群众对城乡生态宜居环境、民生福祉、创建工作效果的满意度测评,进一步强化创建工作的成效导向。

  一个办法,就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办法》。共有21条,明确了命名的范围、责任主体、原则、流程、管理等。

  实行分级创建,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必须是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且符合国家级测评指标要求,示范区示范单位的有效期限为5年,期满后须重新申报。后期,通过回访抽查、互观互检、撤销命名等方式加强动态管理,省级示范坚持高标准基本参照全国示范标准开展工作。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之一。截止目前,贵州省铜仁市、黔南州、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遵义市先后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州),六盘水市、贵阳市已在国家民委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公示名单中;全省60个地方和单位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1个单位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省级创建示范单位1374个。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发自内心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党中央,更加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牢固。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