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4月19日电(张好勇 赵佳玲)高玉华、姚锦、裴晓山……这些“警察书记”为什么受到群众欢迎?他们都做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事?

  四月的秧坪村,成片的花椒树覆盖了光秃的岩山,放眼望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2018年3月,册亨县公安局者楼派出所副所长高玉华在完成纳福街道红旗村的帮扶任务后,轮战到秧坪村任第一书记。

  初步入村,村里的老百姓对高玉华极不信任,总认为他不会真心帮群众办什么实事。

  但高玉华在群众的冷眼和漠视中从不退缩,坚信自己的坚持和真心一定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入户走访中,高玉华了解到,秧坪村身有残疾的村民王四妹,因未上户口,不能享受国家有关医疗和低保政策。高玉华就利用曾经在派出所工作,熟悉办理户籍业务的优势,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和做笔录等环节,为王四妹办理了户口。之后,高玉华陆续多位村民办理了户口。

  没有好路,高玉华协调水泥、砂石和扶贫资金修路;没有水源,高玉华就协调资金修建了大型人畜饮水水池3个、水窖11个,基本满足产业灌溉。

  为尽快使合作社活起来,高玉华与村干部研究,先后更换了2名更能胜任的村民担任理事长。随后,高玉华又带队到贞丰县及重庆市“取经”。回来后,党员干部主动示范带头种植花椒160亩,并与册亨县林达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继续合作,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合作社需要资金周转,高玉华主动与省、州、县科协协调,争取16.5万元产业资金。同时,与贵州顶坛花椒产业科技创新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对生花椒进行保底收购。同时,他还组织群众共商,在花椒种植基地下套种小黄豆、花生等作物,以短养长促增收。

  一桩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得到解决,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如今,走进秧坪村,可看到大傲山、赖子山山头上千亩的花椒树一片连着一片,长势喜人。

  从红星村到述里村,望谟县公安局大观派出所民警姚锦驻村扶贫担任第一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留下无数脚印,一步一个脚印都印在了各族群众心里。

  2017年3月,25岁的姚锦,被选派到大观镇红星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驻村后,姚锦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和管理,逐渐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干部。

  了解到家庭生猪小规模养殖符合红星村村情后,姚锦赶到贫困户家中宜传动员,23户贫困户153头生猪通过项目验收,获得项目补助资金18.36万元。同时,建立胡蜂、马蜂养殖试验基地2个,母猪养殖场一个。

  在执行易地扶贫搬迁时,姚锦发现红星村存在各种困难和矛盾。想搬迁的大部分非贫困户不符合政策,符合政策的贫困户恰恰又不愿搬迁。

  为此,姚锦每天入户开展宣传动员,几乎磨破脚皮、说破嘴皮,逐户分析原因、逐个解答问题,帮助群众算清“搬迁账”。

  最终,红星村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2户45人,其中跨区域搬迁到兴义地区44户214人,望谟县城28户131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55.9%,超额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2019年7月,姚锦被调至桑郎镇述里村继续开展扶贫工作。

  在一次次走访中,姚锦发现了脱贫的“良方”。“村里有300亩坝区,是发展产业的一大优势。”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群众意愿和专家意见,姚锦带着村里的干部、村民到广西百色引进种植金煌芒。

  现在,309亩的芒果种植基地已经成为述里村支柱产业之一。

  乡村振兴紧接脱贫攻坚的步子,姚锦也在加快步伐,他计划把村子里的房子翻翻新,打造一批民宿,把水果种植发展成生态旅游项目……

  安龙县洒雨镇民族村是安龙县公安局定点帮扶的行政村之一。

  2017年9月,洒雨派出所教导员、驻民族村第一书记裴晓山被派驻到这里担任同步小康工作组第一书记。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民族村早已全部脱贫摘帽。

  刚到民族村的裴晓山,白天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晚上整理资料,一年到头难得闲暇陪伴家人。村民看着这个有点“凶悍”的民警天天给大伙儿宣传扶贫政策,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不由得暗暗赞许。

  2017年底,他动员村民们流转土地143亩,由县政府出资支持,引进食用菌大棚生产项目,建立204个大棚,以产业带动就业。

  “涉及到土地的问题老百姓们都比较敏感,新兴产业他们也比较担心,我们一家一户地量土地、做工作、签协议,而且发动干部带头,由村主任杨俊、村副主任杨静和村民张甫三人带头先干,干出成效了,村民们才陆陆续续跟着干!”裴晓山说道。

  2018年到2019年间张甫通过种植香菇赚了12万元的纯利,他不仅自己种,还拉动村里的村民们务工帮忙,带动村里其他人就业。

  “我第一年请的工人全部都是精准扶贫户,这两年光是请当地工人都开出去50多万工资!这个菌棒特别‘小气’,一旦感染就坏了,我们必须好好‘服侍’它才行!”张甫神色骄傲道。

  看着开展工作的模样,让人差点忘记他也曾是个多次执行危险任务的铁血警察。

  那家的猪仔、鸡要卖了找他帮忙找销路对接,这家的牛圈想要重建找他帮忙咨询政策,办理“一折通”村民们面签不便,他就联系银行到村委会上门服务,看到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张某、王某他联合老师、公安人员一起上门做劝返工作……

  实现脱贫摘帽,答卷只完成了一半,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警察书记们”依然在路上。(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