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燕 周燕 陈昆)粮安天下,种铸基石。贵州省岑巩县抢抓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战略机遇,锚定种业强县目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新思路,政企同心同向,内培外引并举,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解好产业链条延伸“扣子”,着力提高制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促进全县从制种大县向种业强县转变。

  盛夏时节,岑巩县的杂交水稻制种产业逐步进入了拔节孕穗期,在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66岁的技术员杜芳明每天都忙碌在田间地头,查看水稻父母本的幼穗分化发育进程,以便及时准确预测花期,及时采取相应管理调控措施。

  “这时期是水稻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的田间管理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杜芳明说,科学指导制种农户做好拔节孕穗期的田间管理,能确保水稻安全孕穗、出穗、结实,实现优质高产。作为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技术员,杜芳明曾经到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指导制种产业,对岑巩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从小到大、从分散布局走向集中连片带来的技术指导压力也感触颇深。“以前是散户多,技术指导要家家户户走到位,工作量大。现在土地流转后,制种大户多了,劳动力又跟不上,田间管理难以到位。”  为保障制种产量和质量“双丰收”,技术员必须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深入一线跟踪指导,并督促制种农户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相应的技术标准抓好产业管理,确保产业稳产丰产、长效发展。

  依托资源禀赋,岑巩县从1976开始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45年的坚守,岑巩县换来“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国家级制种基地奖补大县”等授牌命名和政策支持。 2021年,岑巩县落实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22万亩,生产品种78个,涉及全县9个乡镇67个村,有制种大户177户。产业全面形成集中连片规模效应的同时,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产品品牌力不足、附加值不高等短板,成为了产业提质增效的“瓶颈”。为巩固提升“国字号”产业效益,岑巩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实施了种业扶优提质培育工程、种业生产能力提升工程、杂交水稻育种基础科研工程等,促进产业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贵州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岑巩深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20余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从最初的2000余亩,增加到了现在的13000余亩,产业覆盖了思旸、注溪、龙田、大有、天星、水尾、羊桥、凯本、平庄9个乡镇,杂交水稻种子年产量占到了全县的“半壁江山”。   今年,该公司在岑巩县周坪杂交水稻制种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施了全省唯一的杂交水稻品种集中展示暨“看禾选种”项目,全国40多家制种企业提供的164个集中展示品种“同台竞技”,200亩的展示面积,全部实行规范化栽培技术,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实行机械化农作,以良种良法科技示范效果引导和优化品种布局,发挥优良品种对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效作用。

  “省、州农业主管部门将组织全国的制种企业和西南五省的经销商来我们这‘看禾选种’,并为‘农企对接’搭桥,我们企业也会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来安排种植品种和面积,促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农户、企业、政府同心协力共保粮食安全。”贵州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龙说,为筑牢粮食安全基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目前,企业主要是从品牌化、机械化、信息化三个方面着力,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为引领,实行“机耕、机插、机防、机收”全程机械化,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土壤肥力、开展病虫防治等,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科技化支撑、信息化管理、绿色化发展水平,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企业降本增收、农户增产增收。

  从2021年开始,岑巩县引进全国前十强广西兆和种业公司实施3年6万亩行动计划,大力推广种植“网红爆款”“又香优”系列优势品种,着力实现从过去多品种向以“又香优”畅销品种为主的大突破。在与广西兆和实施种业3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双方深化政企战略合作,共同出资在岑巩实施杂交水稻制种“育繁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获得农业农村部对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5亿元专项财政资金扶持,全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将就地实现制种研发、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兴旺。

  “由广西兆和种业公司与岑巩平台公司、本地制种企业、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的股份制公司,目前公司的厂房已开始动工,预计在年底可以投入使用。”岑巩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田家先说,公司建成投产后将为岑巩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打下良好基础,有助于增加种业产业附加值,为岑巩从制种大县迈向制种强县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建立全流程技术服务保障,推行杂交水稻制种“基本保险+补充保险”政策全覆盖,打造“订单生产+产品加工”链条,并建立赔偿机制等,岑巩县的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吸引了年轻人参与农业产业发展。

  “去年我大伯种了80亩,效益很不错,今年我了解到国家对这一块的扶持力度比往年更大,今年也回来种了50亩。”29岁的姚烽之前一直在外务工,看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前景,今年,姚烽也回到家乡发展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

  通过多年培育,目前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农户达1040户,培育制种“土专家”85人,近20名“土专家”先后受种子企业委派到印尼、孟加拉、尼日利亚等国家指导制种,有制种农民技术员295人,全县有专业大户200余户,专业合作社32家。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务工等,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万余人次。

  2021年,岑巩县有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主体7家,全县3.2万余亩杂交水稻种子产值将达1.2亿元,加工后产值预计达2.4亿元。(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