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6月6日电 百年生态美,两日采风情。适逢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近日,“我生活在这里 这里是贵州”2021年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庆祝建党百年生物多样性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由贵州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主办,中共黔西市委宣传部、中共江口县委宣传部、印江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中共印江自治县委宣传部支持,采访团深入黔西、梵净山等地,探访历史生态碑刻,调研贵州生态环保的故事,讲述贵州生态之美,着重展现建党100周年以来贵州多彩的生态文明成果。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全程直播报道,带领公众领略贵州山川奇景,线上观看人数高达254万。

  采访团抵达位于乌江之畔的黔西马鞍山,探访千年彝文碑刻背后的故事。

  马鞍山彝文摩崖石刻藏身山腰极为隐秘之处,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发现。石刻内容显示,该石刻为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刻,距今已有1211年,比江苏省无锡市斗山水墩庵的“中华生态保护第一碑”《禁约碑》还要早859年,被有关专家盛赞为“中华生态保护第一题刻”。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研究院院长严奇岩介绍到,石刻材质是灰质白云岩,这种石料极易分化腐蚀,如果石刻如文字显示,雕刻时间为“唐元和五年”,实属难得。

  严奇岩院长称:“碑刻生动再现了当时社会以畜牧业为主的生计方式、典型乡规民约的生态环保制度、以风水保护为主的生态思想。古代彝族对禁山的保护在碑文中都有所体现,碑文的设置让老百姓自觉遵守规定,不滥砍滥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带的物种也保存得较为完好。”

  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冉景丞则表示:“从碑刻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所以到了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周边丰富的物种。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一段地区都还有老虎活动。它最大的意义就是传统法,当地公认的传统法,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任晓冬认为:“自古以来,西南的生态环境是非常破碎的,它不像北方和一些平原地区一马平川,生态环境很完整。所以我们西南的生态环境很容易就被破坏掉,但现在,我们的生态环境是很好的,这是因为当地人的乡规制度,让他们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古代,不存在完全保护和发展,这两者之间需要有效结合在一起,此时传统文化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就好像这块碑刻,它把一些反应生态环境的利用、管理、保护都刻在其中,同时赋予它一定的宗教文化属性,让大家自觉地遵守规定。”

  采风团一行还来到生态黔西的代表——甘家海子湿地公园。走入园内,入目是碧波荡漾、绿荫环绕。甘家海子湿地公园是贵州高原之上非常稀缺的喀斯特湖泊群,高原上的海子犹如沙漠中的绿洲,河水凿穿坚硬的石灰岩,形成多条地下暗河,海子间通过地下暗河相互连通。

  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冉景丞介绍道:“遍布公园的海子,为珍稀、濒危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不可代替的生态功能。因为湿地的存在,才有了湿地中多样的生物,它们用无害的方式净化水域,维持了湿地的生态系统稳定。”

  辞别黔西,采风团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抵达梵净山,探访明万历年间梵净山敕赐碑。梵净山敕赐碑全称“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位于老金顶悬崖之下的明代通明殿遗址旁,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建立。

  石碑保存完好,碑额竖刻“敕赐”两个大字。上有彩云罩顶,下为海浪波涛,两侧双龙拱护,周边卷叶环绕。碑文皆为楷书,碑面右列第一行竖书“梵净山重建金顶序”八字,记述了明神宗敕令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山的缘由。

  印江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文博副研究馆员魏小松介绍道:“这块碑刻是明万历年间修建的,当时是印江文化馆组织对梵净山的文物进行查访,听说梵净山有两块很重要的碑,查访小组就在荆棘丛林中找到了它。当时碑身已经有些前倾,查访小组立刻向县政府报告了情况,对石碑采取抢救性措施。1982年,‘敕赐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研究院院长严奇岩赞叹道:“这块碑和黔西马鞍山彝文碑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黔西马鞍山彝文碑刻是民间制定的乡规民约,而这块碑是官立的碑,这个碑具有时间早、规格高、规模大三大亮点,有3.1米高,宽1.94米,这在贵州还是我见过规模最大的一块碑。它的重建明确了梵净山“众岳之宗”“古佛道场”的地位,框定了梵净山生态环境的保护范围,且这块碑刻是大青石,不易被风化,所以时隔百年,上面的字我们还是能很清楚地看见。”

  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冉景丞称:“这块碑刻的主要内容就是当时朝廷拨款重修梵净山的各种记载,其中也有生态环保的记载,还有捐赠者的名字等等,它与乡规民约不同,它是朝廷建造的,在当时是官约,有着极强的约束作用,所以很好地保护了梵净山的物种,森林得以保存,才有今天环境风景都这么好的梵净山。这块碑刻间接的保护了梵净山的生态环境,梵净山的物种多样性也得益于此。”

  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冉景丞表示:“梵净山的生物光植被种类便高达万余种,原始森林里还分布了7种毒蛇,以及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的保护动植物。”

  贵州境内留存着诸多著名碑刻,都能从中寻觅到古代生态保护的影子。2017年,贵州决定将每年的6月18日设为“贵州生态日”;2020年,贵州发布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这些年来,贵州探寻生态保护的脚步从未停下。

  “十三五”以来,贵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打造绿色家园、发展绿色经济,助推贵州快速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事实证明,贵州做到了,如今贵州的森林覆盖率达60%,正成为中国的“绿城”。

  未来,贵州将继续坚持走大生态战略路线图,传承绿色生态文明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最美生态贵州。(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