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毕节市举办职业指导直播课,吸引了7.1万人次在线观看;

  11月6日至7日,毕节市又举办了两场直播带岗活动,共邀请163家省内外企业,提供1.6万余个岗位进场招聘,线上互动火爆。

  这是毕节市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剪影中的一帧。

  2018年以来,毕节通过创造岗位、引导就业、内外发力培养人才等方式,帮助越来越多的家庭稳岗就业,找准了“增收路”。

  创造岗位,家门口也是“大舞台”

  “咔叽咔叽……”近日,记者走进黔西市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阵阵紧密的缝纫机工作声音传来。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商艳一边做着手上的缝纫工作,一边说:“2018年搬到锦绣花都后,不仅分得了一套三居室,还可以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务工,我当时就高兴地报名了。车间按计件算工资,最高的一个月我拿到4000元,真是太好啦!”

  近年来,黔西市按照“以需定岗”促进再就业、“以岗定户”清除零就业、“以户定人”实现就近就业的“三定”要求,促进群众稳定就业。

  在毕节,像商艳一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等方式摆脱贫困,找到稳定工作的例子还有许多。

  五年来,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96万人,开展技术技能培训101.41万人次,13.89万名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创新开发“十大员”岗位安置10万余名劳动力就近就业。

  为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毕节市人社部门除了线下发力提供就业岗位外,还与时俱进探索 “互联网+”模式,建立全市户籍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劳动力信息数据平台。

  去年5月25日,“毕节扫码找工作”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打开登录页面,“找工作”“招员工”“考录聘”“学政策”四大版块功能跃然于眼。点开“找工作”页面,市民便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进入“找岗位”“找企业”“招聘会”等不同子栏目,寻找心仪的工作。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劳动力就业动态信息不精准、培训和就业服务缺乏针对性、人力资源底数不清、行政决策缺乏科学参考等问题。”

  为畅通劳动维权举报投诉渠道、提升服务质量,11月16日,毕节市劳动维权举报投诉平台“毕安薪”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帮助劳动者不用出户,就可维护合法权益。

  引导就业,外面也有“一片天”

  5月8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明德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021年贵州省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毕节专场在这里举行。

  招聘会现场,来自省内、外的226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12万余个就业,市内、外应往届毕业生6000余人次进场求职,现场登记求职意向2969人次。

  毕节按照“一园区双核心多节点”的建设模式,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分别设立分园区。目前,两个分园区共入驻人力资源服务类企业52家,并获得首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大赛“2020年度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大数据服务示范园区”奖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2020年5月9日,广州市天河区首批毕节籍务工人员(流动党员)服务站——“山海心连之家”正式挂牌,首批4个“山海心连之家”分别设在大方和纳雍籍务工人员较密集的元岗、沙河、棠下、兴华街道所辖社区。

  2020年7月16日,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个毕节籍务工人员(流动党员)服务站“山海心连之家”挂牌仪式在化龙镇明经村来穗人员服务工作室举行,为毕节到当地务工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岗位推荐、劳动维权等暖心服务。

  ……

  为加强东西部协作,毕节市着力发挥驻广州劳务协作工作站作用,争取广州市、区组织和人社等部门支持,在毕节籍劳动力密集的社区建立“山海心连之家”,开展“头雁领飞”行动,为在广东务工的毕节籍劳动力提供贴心服务。

  今年5月以来,毕节市多举措推进劳务协作稳就业工作,组建市、县(区)稳就业工作专班,分赴对口帮扶城市及毕节籍劳动力主要务工地对接洽谈劳务协作工作,并签订两地稳就业合作协议。

  数据显示,截至“十三五”末,毕节市人才资源总量提升到85.63万人,在外务工就业人数188.2万人。

  内外发力,创业创新氛围浓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近年来,毕节市人社部门大力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今年以来,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实现线上培训20258人次,线下培训1298人次。同时,探索建立“高职低聘、低职高聘”职称管理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

  除自身培养外,毕节还采取“组团式”方式和互派挂职方式引进一批教育、医疗、产业等领域人才。目前,全市共有10所学校、15所医院与广州市相关学校、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513所学校、299个医疗机构与广州403所学校、122个医疗机构分别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今年,贵州省人社厅、广州市人社局组织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教育医疗和乡村振兴等领域43名专家来毕节开展智力帮扶,培训各类人员3200人,帮助解决技术难题79个。

  眼下,毕节紧跟时代的脚步,结合发展实际,不断培养“毕节工匠”。

  9月7日,毕节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毕节市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共组织258名选手参加18个竞赛项目,每个项目前6名被认定为“毕节工匠”。

 

  毕节市印发了《毕节市2021年职业技能培训“提质行动”实施方案》,着力推动技能人才“增量提质”,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6.27万人次,累计开展初端人才技能水平评价3.6万人次,1.65万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95万人获得职业技能专项能力证书。

  同时,大力实施“制造能手”“种养能人”等六大培训工程,着力培育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实施“头雁领飞”行动计划,新增发展劳务经纪人1579人,为814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人11059万元。选派357名科技特派员到基层服务,选派2735名农技人员参加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工作。鼓励支持132名事业单位人员离岗领办创办农业发展项目124个,解决就业7694人,帮助培育了大量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累计认定农民工示范园14家,入驻企业1237家,带动就业人数13013人;建设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5个,入驻企业488家,带动就业32353人,营造了良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