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17日电(张袭江)  今年以来,织金县各乡镇(街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织金县“5311”种植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采取镇联合社带动、村合作社引领、群众参与的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展群众增收空间,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致富。

  订单蔬菜风险低 地无空闲村民乐

  初冬寒意初显,以那镇沙田坝区生态种植基地,在刚刚采收完上一茬蔬菜、重新翻犁过的菜地里,村民们正在种植新一茬菜苗,一派火热的劳动场景。来自五星村的村民杜敏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一天工资100元,主要负责栽菜苗、除草,全是手上活,干起来轻松,离家近,可以照料家庭,管理好孩子的学习。”49岁的杜敏对于能在当地务工表示满意。一起务工的村民在忙活中,偶尔开着玩笑,菜地里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流转的513.2亩蔬菜种植基地每天需要工人35人以上,其中管理人员2人,销售人员5人,田间耕作劳动人员28人以上。”恒苑农业公司基地负责人袁春洪说。

  以那镇把订单农业作为全镇主导产业,以青菜、豇豆、辣椒等蔬菜为主导种植产品,采取“党组织引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公司、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种植品种选择基础上,以公司销售产品为主,合作社、农户和公司签订订单种植合同,推进订单农业成型升级,不断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实现土地一年四季无空闲,村民一年四季有收入。

  魔芋种出致富果 农民采收正当时

  时至冬节,正值魔芋采收、销售的黄金期。在阿弓镇以麦村,村民们穿梭在魔芋地里挥锄挖掘、拾捡装框,现场一片忙碌。

  “我栽种魔芋的时间很长了,魔芋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作工业材料,这几年来价格一直在走高,魔芋种子和商品芋的市场需求很大,今年我种有40余亩魔芋,预计产量有18万斤,除去套种的玉米,单种植魔芋每亩收入就在1.2万元至1.5万元。”以麦村村民熊兴华高兴地说道。

  魔芋出产量高、品质好,价格高,市场前景好。种植魔芋已经成为以麦村农民增收、合作社增利、农户就近务工、乡村振兴的理想产业。今年,以麦村共种植魔芋250余亩,带动40户197人实现增收。

  阿弓镇紧紧围绕强技术、抓管护、促营销,因地制宜落实主导产业,有效提升各类产业产值、产量,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共完成种植蔬菜14475亩、食用菌600亩、辣椒2000亩、魔芋500亩、折耳根1500亩、南瓜1200亩。

  千亩香葱扩宽路 群众致富喜开颜

  近日,走进实兴乡上下坝坝区香葱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群众们忙碌的身影,30多个群众忙着运输、打坑、栽种香葱。

  “我今年60多岁了,在这个香葱基地上班,10块钱一个小时,离家又近,平均一天能有80元的收入。”郭太芬高兴地说。

  “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我们引进华晨哨庐旅游有限公司到坝区发展香葱产业,现在每天在坝区务工的群众就有30多人,为群众增收打开了一个新的渠道,确实很不错。”下坝村基地管理人员周安祥介绍说。

  实兴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党建+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土地、务工、技术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在坝区发展香葱种植1000亩,拓展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山地产业正兴旺 群众心里乐开花

  仲冬时节,地处织金县“边陲地带”的鸡场乡旧税村,干部群众在田间地头干得热火朝天。有的忙着采收冬季蔬菜装车出售,有的忙着整地育苗,一个个勤劳的身影穿梭在山野间。

  “今年,我们采取错峰种植的方式,分批整理土地、育苗、移栽,不同品种的蔬菜分季节进入市场。”旧税村党支部书记吴维金说,采取这种发展模式,既在管理上实现精细化,能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又有效防止了农产品拥挤上市导致价低销售的情况,切实保障群众增收。

  鸡场乡坚持以“办实事、强产业、促就业、保增收、开新局、做衔接”为目标,通过“党组织引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群众以资金、劳动力、土地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经果林、短平快蔬菜等产业。截至目前,已种植三七50亩、黄栀子400亩、细叶香樟500亩、玛瑙红樱桃200亩,麻叶菜、榨菜、青口白等时蔬2000余亩,有效解决周边200余名群众就业。

  林下栽培食用菌 撑起群众致富伞

  冬日上午,三塘镇林下食用菌示范基地雾气还未散尽,林下数百平菇大棚正处于冬季采摘期,小三轮在基地来回穿梭,将采摘好的平菇运往山下集散中心。

  冬季是平菇采摘的高峰期,每天都要采摘一次,没下雨的时候,平菇大棚还需要每天浇水。人工也是就地解决,织源生物有限公司给基地上班的村民100元/天的工资标准,加班以12元/小时标准计时发放工资。

  “在这里采菌子,我每个月有2500元以上的收入,这个活路稳当,孩子读书的开销也有保障。”周敏是三塘镇川硐村村民,两个孩子正在上高中,之前家里都是以种地为生。她说,自从林下食用菌基地开工以后,一直在这里上班,有时候加班,月收入能超过3000元。

  三塘镇结合森林资源丰富,林下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气候独特等优势,引进织源生物有限公司,采取“党建+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打造集菌种生产、基地种植、集中加工、统一销售为一体的林下食用菌综合示范基地,种植平菇1000亩,赤松茸(大球盖菇)500亩,木耳100亩,带动180户602人实现就业增收。(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