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23日电(余健 罗大富 王荣奇)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主打“绿色生态”牌,一批从事皂角米传统加工的小作坊变身现代企业化经营,在乡村振兴中担起了助农增收的重任。贵州织金韦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

  在贵州织金韦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摊晾车间内,数十个簸箕整齐排列,簸箕内晶莹润透的皂角米正是这家企业的滚滚财源。

  贵州织金韦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谢乃籍说:我们现在产值的话,效益好的时候有800到1000万元的销售额,跟以前还是小作坊的时候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上世纪80年代末,猫场镇的皂角产业日益兴起,由于市场因素,一直处于作坊式的加工。20年前,织金韦能公司的创始人谢乃籍在猫场镇上开起了“夫妻店”,主要对接的是零散客户,产品通过中转售卖,只赚一部分加工的差价,虽然生意不错,但收益却不高。

  一个民间传统产业,“散、小、弱”持续了数十年,究其根源,自然是缺少现代经营理念。借助于皂角产业的天然优势,织金县主打“绿色生态”牌,将皂角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不但争取列入了贵州省12大特色产业给予重点支持,“织金皂角精”还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

  县林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朝辅说:皂角产业列为省“十二大特色产业”,对于加快绿色发展意义深远,目前我们正在加快皂角产业相关标准的制定,通过明确行业规范引导皂角产业健康发展。

  借力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东风和全国工商联帮扶的优势,2019年,吉利集团通过李书福基金会向织金县捐赠500万元在猫场镇建起了皂角加工车间,试运营期间企业免租,两年后对每个企业收取2万元租金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重点帮助织金皂角产业在精深加工中开拓市场,培育打造市场品牌。

  目前,猫场镇皂角产业园已有贵州美滋堂、贵州泓瑞天成等7家皂角精加工企业入驻,而织金韦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成长之路,成为了织金皂角产业作坊式加工转向企业化经营的一个缩影。

  谢乃籍说:这里的气候好,皂角成熟以后采摘下来,纯手工加工,没有任何添加,绿色环保。经过蒸煮以后,我们把皂角分发下去,有两万多当地居家劳动力在给我们加工。

  利用绿色生态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既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帮助了当地村民增收。龙潭村村民朱佳燕农闲时和街坊邻居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剥着皂角米,每月都能挣个千儿八百。

  目前,织金县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累计种植皂角52.07万亩。2019年加工皂角4000余吨,年销售总额4.8亿元,带动4638户20785人就业。猫场镇成为我国西南最大的皂角加工基地。(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