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月11日电(李金苗)临近春节,毕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十分热闹,搬迁群众正忙着大扫除、做新衣、备年货、贴春联等,高高兴兴的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马上过年了,我们想买点瓜果粮油,一家人过个和美的节日。”在柏杨林街道的便民超市里,幸福社区48栋2单元104户的搬迁群众林玉启正和妻子孟天玲一起选购年货,超市里食品、生活物品一应俱全,前来购买商品的群众络绎不绝。

  2018年6月,林玉启一家从清水铺镇民族村搬迁到了柏杨林街道,一家人过上了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今年是林玉启在柏杨林街道过的第四个春节,家里已经置办了腊肉、血豆腐、水果、春联等年货,虽然每年都准备同样的年货,但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仍然让他感慨万千。

  “新家宽敞明亮,比老房子好多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林玉启一家原本所居住的民族村道路不通,地薄人穷,属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村,村民只能靠天吃饭,日子越过越穷,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寻找出路,老人孩童只能留守村里。

  过去,林玉启一家的收入全靠种地,日子过得紧巴巴。林玉启一家的老房子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泥瓦结构,年久失修成了危房,但一家人无力修缮,只得提心吊胆继续居住。

  “以前一到下雨天,老房子就漏雨,就算家里锅碗瓢盆齐上阵,被褥衣服也还是要被淋湿。”林玉启回忆道,老房子让全家6口人都住不踏实,最让他难过的是学校和医院离家很远,家中两个孩子读书要起早贪黑,遇上下雨天,孩子们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老人看病到镇上也要走个把小时,十分不便。

  “现在搬进新家,我们有了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卧室,还用上了电视、冰箱、抽油烟机、煤气灶等家电,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林玉启说,新家交通便利,超市、医院、学校就在家门口,孩子上学享受到政策帮扶,中午有营养餐,放假有希望小课堂指导课业,老人有居家养老服务,全家生活越发舒适便捷。

  “我老伴腿脚不便,无法从事体力活,我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技术傍身,刚开始来到这边特别担心生计问题,没想到街道安排我担任居民小组长,每个月有两千多元收入,还给我老伴办了残疾人证,每月能领到残疾人补贴。”说起就业问题,林玉启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生活有了保障,事业蒸蒸日上,未来越来越有盼头了。”

  从深山到城市,从“老土屋”到“小康房”,林玉启幸福感倍增,工作干劲十足。

  “现在日子越过越好,白天可以在家门口赚钱,晚上回家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我们有了归属感。”展望2022年,林玉启信心十足:“只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努力奋斗,就一定能过上小康新生活。”

  搬新家,住新房。一个小家的变化,折射的是七星关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生动实践。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易地扶贫搬迁这场硬仗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在柏杨林街道,像林玉启这样依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过上新生活的还有2.9万人。为让搬迁群众真正融入城镇生活,七星关区着力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好就学、就医、就业、创业等揪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打通公共政策服务与搬迁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在柏杨林街道新建了区第二人民医院及卫生院,为群众提供小病24小时就地就医基本医疗服务;整合教育资源,新建(扩建)4所学校,确保每一名搬迁学生都能就近入学;加大安置点周边产业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通过“劳务输出一批、经开区容纳一批、配套产业吸纳一批、扶贫车间就近安置一批、公益性岗位解决一批”等方式,促进搬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解决了搬迁带来的后顾之忧。

  为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七星关区通过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群众议事室、图书阅览室、希望小课堂等,全力满足搬迁群众精神需求。同时,充分利用春节、端午、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力催生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加群众认同感。

  挪穷窝,斩穷根、换新颜、改穷业。如今,七星关区越来越多异地扶贫搬迁户通过勤劳双手“搬”出了幸福新生活,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群众凝聚力空前高涨,昂首阔步奔向小康新生活。 (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