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前等候行人通过的车辆、公交车站排起的整齐队伍,广场公园身穿红、绿马甲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漫步贵州六盘水的大街小巷,绿树成荫,干净整洁,无论是主次干道、商场闹区,还是休闲广场、绿地公园,文明景象时时跃入眼帘,市民处处文明礼让、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让人如沐春风,人们亲眼见证并感受着这座因“三线”建设而兴的城市,在文明创建中悄无声息发生的巨大变化。

  每一座城市,都有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每一座城市,都有城市的精神追求与价值体现。“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早已浸入六盘水这座城市的骨髓、融入了六盘水人的血液,由其构筑起的“精神高地”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六盘水人接续奋斗、铿锵前行。

  十八大以来,六盘水创文目标矢志不渝、创文攻坚战从未松懈,从2010年首次提出创建目标,到2015年、2018年两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再到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六盘水,历尽艰辛终圆梦。

  创文,不仅扮靓了“让城市更美好”这个“面子”,更做实了“让人民更幸福”这个“里子”,让350多万六盘水人切实享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福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高。文明城市成为六盘水最动人的时代风景、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和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提升城市品味 扮靓文明“面子”

  以创文惠民生,以创文促发展,以创文增活力。

  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全面融入到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中,作为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工程重点抓,走出了一条具有六盘水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

  整合城管、治安、交警、住建、交通等部门职责和数字化管理资源,成立城市综合执法部门,建立智慧城市体验馆、安全云、旅游云、扶贫云等“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不断强化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金融、通信等部门积极推进窗口单位标准化建设、快捷化办理、人性化服务和社会化监督,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投入真金白银,加快推进建设路、文明巷等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完善钟山区月照养老中心、六枝特区俊康养老中心等项目,着力提升“候鸟式”养老服务能力;启动人居环境“10+N”行动计划,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陆续建成一批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等重要文化场馆;公厕、停车场、无障碍通道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诚信示范街区、“三线”记忆文化创意小镇、红色商圈示范街区等一批特色景观带落地;建成一批集图书角、母婴室、体检室等功能为一体的“志愿服务驿站”……文明,体现在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各个细节之中。

  城市环境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接的体现。六盘水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持续开展“道路交通、街道小区、诚信建设”等14个专项提升行动,对“市场管理、公共卫生、旅游文明和公共文化”等16个领域进行了专项攻坚,解决了一批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   

  围绕群众需求,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设“凉都随手拍”“曝光台”“点赞台”,开展“走千家·访万户”“不满意问题征集”“万名干部进万家·创文民意大走访”等活动,建立市民互动平台,为文明城市创建群策群力,添砖加瓦。

  城市管理“从看得见向看不见转变、从过得去向过得细转变、从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使城市环境整洁靓丽,城市功能愈发完善,城市生活更为便捷,社会治安越来越好,公共服务更加优质,社会秩序更加优良。

  “楼房变漂亮了,街道变整洁了,河水变清澈了,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了,文化生活更丰富了,六盘水真的越来越宜居宜业了。”市民阎昭华颇有感慨地说。

  “在乌蒙深处居然藏着这么一座美丽宜人、文明和谐、充满生机的城市,真是想不到啊。”来到六盘水的游客纷纷点赞六盘水。

  提升市民素质 充实文明“里子”

  要创文明城,先育文明人。六盘水始终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管理中强化,在环境中熏陶,使市民素质在创建中得到提高和升华。

  在六盘水,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公约”“关爱未成年人”“家风家教”等公益宣传栏,这些宣传栏成为城市中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在给市民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的熏陶,切身感受到创文的热潮。

  六盘水充分利用商家LED显示屏、道路护栏、工地围栏、各类服务窗口、大中小学校等数多类宣传阵地,扩大宣传覆盖面。户外公益广告宣传基本实现“市民走到哪里,精神文明宣传就跟到哪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是群众,关键则在行动。多年来,六盘水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以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引导群众参与,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突破口,深化“爱在凉都·志愿同行”品牌打造,在全市广泛开展“凉都有礼·文明有我”文明实践活动,在长江以南地区率先引入“志愿云”数字化平台,制定《六盘水市志愿服务激励办法》,打造志愿服务示范社区,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十送”、“万名干部进万家,为民服务解民忧”等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引领了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

  ——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目前,全市荣获全国文明乡镇1个,省级文明乡镇19个,市级文明乡镇40个,县级文明乡镇2个;全国文明村9个,省级文明村45个,市级文明村435个,县级文明村132个。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占比达95.38%、文明村占比达86.13%,文明村镇占比达90.76%。

  ——注重发掘典型,用群众身边的道德榜样来引领社会风尚。截至目前,除杨波同志喜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外,还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名、“中国好人榜”39名、“省级道德模范”27名、“省级道德模范提名奖”26名、“贵州好人榜”156名、“市级道德模范”76名,“市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层出不穷,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找好人、荐好人、赞好人、学好人、做好人的浓厚氛围。

  ——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提升职工队伍的文明素质和机关的文明形象,促进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目前,全市已有全国文明单位12个、全省文明单位58个、市级文明单位401个。

  ——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全市中小学校创建文明校园参与率达到100%,现有全国文明校园4所、全省文明校园22所、市级文明校园360所。广大师生的精气神得到进一步提升,思想意识得到进一步升华,校园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

  ——融合“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宣传和引导力度,让全市家庭主动融入到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中,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形成,近年来共评选市级文明家庭85户。

  ——利用春节、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佳节,“六月六”“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和“消夏文化节”“旅发大会”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中弘扬爱国热情、传递中华文明。

  “现在市民素质明显提高了,乱吐乱拉、乱丢乱扔、乱占乱摆、乱堆乱倒、乱贴乱画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我们对创文的知晓率、满意度都很高,创文使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凤凰山未来之城住户梅芝兰说。

  回望来路,六盘水品尝了成功的喜悦,也总结出创文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文明创建不仅打造了城市的“筋”与“骨”,培育了城市的“灵”与“魂”,更凝聚了城市的“血”与“肉”,带来的是城市品质和文明素质的持续提升,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新坐标,六盘水将接续发力再加压,奋楫扬帆再出发,万众一心加油干,让文明之花在凉都大地璀璨绽放,让“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永不褪色,越擦越亮!(徐鷃 韩赟)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