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3月25日电 题:黔渝两村共建一条街 同兴一方业

  作者:朱邪 梁瀚泽

  连日来,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团结街道杨柳池村黑木耳基地,60亩连片的黑木耳基地正进入旺采季节,来自重庆市酉阳县万木乡柜木村的村民与杨柳池村村民一起抢收冬木耳。

官舟马瑙村黑木耳基地航拍图。张洪权 摄

  把满满的两桶木耳装上机耕道上的三轮车,柜木村村民李帅感慨地说:“过去,两村为这块‘插花地’拳脚相向。如今,我们统一流转土地共建产业基地,成了务工增收的主要来源。”

  杨柳池村与柜木村紧密相邻,两地村民常常走的是贵州的路,看的是重庆的山,种的是两地的田。在这片随便跨一步都可能出省的“插花地”上,交错居住着10万余土家、苗、汉等民族同胞。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地群众常因山林、耕地、水源等权属问题引发纷争。加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活习性等因素,两村曾“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为了协调黔渝交界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进入新世纪后,团结街道主动对接万木乡,成立两村联合党支部,敲定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共同致富等一揽子“君子协议”。两地决定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强化边区共建部署,共同实施城镇化、边界道路硬化,积极开展经济、文化、体育等合作,为边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2014年10月,历经规划、征地拆迁、安置、建设,总投资9300万元的黑獭·万木内涝治理及城镇建设项目,开启了共建一条街、同兴一方业的黔渝边界和谐发展新篇章。

  在两村交界处的黑獭集市,赶场的乡亲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

  “团结一心破万难。”柜木村村支书袁德进说,两村共建的黑獭街是武陵山区最热闹的集市之一,不但方便了本地乡亲买进卖出,还吸引省外客商到此定居经营。

  2020年,沿河决战深度贫困如火如荼。不再“扯皮”的杨柳池村与柜木村一致决定,共同流转两村零星分布、犬牙交错的“插花地”,采取“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共建60亩食用菌基地,盘活资源共闯富路。

  如今,基地第一茬60万棒黑木耳正迎来丰收。1.4万斤干木耳已销往浙江、福建和黑龙江等地,收入40余万元,有效带动两村70户就业增收。

  “我们正合力打造黔渝交界乡村振兴示范村。”杨柳池村村主任田贵国信心满满,两村正合力争取项目扩大黑木耳产业规模,共建边界机耕道,携手整治乡村环境,一起传承弘扬同根同源的民族文化。

  沿河自治县与重庆市酉阳、秀山,以及遵义市务川等县接壤。沿河正全面推广杨柳池村与柜木村共建、共治、共享经验,加速振兴偏远山村。(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