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11日电 (王安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车行贵州省思南县许家坝镇,一阵秋雨方歇,追云逐雾中,潘家宅村已在眼前。这里耕地坡度较大,曾是思南县的贫困村之一。

  前些天,村里养牛大户的牛陆续出栏,经鉴定品质优良,订单顺利落实,村干部们松了口气。此前,有产业项目没能在潘家宅村落地。“万一不挣钱,我靠什么吃饭?”村民黎文国的担忧,有一定代表性。

  村民心结咋破?愁饲草种植,农业部门全程提供技术服务;愁发展资金,政府帮着协调惠民金融信贷;愁卖不出去,政府牵头疏通市场购销渠道。算盘拨拉好几遍,100多户村民动了心。

  养殖规模扩大到30头,黎文国更加期待年底出栏的效益。村里趁热打铁,鼓励村民扩大养殖规模,实现“小户大养”,将全村养殖规模从500多头扩大到了1000多头。

  目前,许家坝镇以“种养循环,绿色发展”为思路,建成了8个“一村一示范”养殖基地,并通过大户领养、小户大养等模式,不断优化肉牛养殖产业布局,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

  “我们通过优化发展模式,把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用于黄牛养殖扩栏项目,各村围绕家庭农场、金融服务等政策引导农户扩栏,力争在2022年底存栏量达2万头。”许家坝镇党委书记田景军表示,许家坝镇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以市场撬动为主、政府奖励为辅,逐步扩大养殖规模,黄牛养殖产业已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

  养牛数量增多后,许家坝镇致力于提高牛的质量,让黄牛养得更“好”。切入点就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等服务保障。

  围绕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许家坝镇成立黄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饲草种植加工、基础实施建设等6个工作专班,同时推行村级网格管理,将发展任务指标分配到网格区,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有人管、有人抓、有计划、能落地。

  “目前已完成黄牛养殖场进场公路共9条4639米,已完成4条产业路建设,正在推进5条产业路建设工作。”田景军认为,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推动全镇黄牛养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招。

  同时,许家坝镇坚持生态优先、循环发展的思路,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倡导发展饲草产业,已完成甜高粱、甜象草等种植3000亩,正在规划秋种面积2000亩,就地就近解决了饲草料的供应问题,大大节省了养殖成本。

  “要让我们养的牛变得更‘值钱’,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黄牛养殖产业链。”目前,许家坝镇正努力抓好黄牛全产业链发展,从饲草饲料、市场营销等方面挖掘黄牛养殖的潜力,逐步形成“养殖+饲草+加工+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

  近年来,许家坝镇围绕“思南黄牛”这个核心品牌,聚焦组织和服务两个保障,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主体培育三个关键抓手,创优“企业+农户”、大户领养、小户大养、村企村社合一四种发展模式,完善牧草种植、养殖规模、活牛交易市场、屠宰加工、黄牛销售平台五个产业链条,逐渐形成了“一二三四五”的肉牛产业发展思路,正在全力创建省级肉牛示范乡镇,力争在2023年打造无公害肉牛产品,2024年打造绿色肉牛产品,2025年打造有机肉牛产品。(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