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4月19日电(马雯繻 谭梦丘)4月1日,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我是记者”团队在硕士生导师、陈喆副教授的带领下,与5名研究生一道从广州出发到达贵州省赤水市,进行以“走进赤水”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纪录片拍摄,历时共15天。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之年。为此,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与中共赤水市委宣传部共同策划,联合摄制“乡村振兴”系列纪录片,旨在展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果,传播遵义地区红色的人文历史风貌。

  “我是记者”团队采访两河口镇大荣村的村民。

  在此行中,“我是记者”团队分成两组走访了赤水市多个乡镇,重点关注两河口镇大荣村、凯旋村与黎明村等乡村产业发展,同时走访大同镇民族村和复兴镇等地杰出青年代表,与站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的多位村支书进行深入对话,了解当地发展特色与产业,用镜头记录各村落普通百姓的充裕生活和经济发展。

  “我是记者”走进赤水第一站来到了两河口镇,将镜头对准大荣村的两个家庭。第一个家庭是吴天贵、吴天富两兄弟家,作为大荣村养殖“冷水鱼”的人家,吴天贵两兄弟正在为80岁老母亲举办生日宴会。在倡导去除陈规陋习的大荣村里,约定只有80岁以上的老人才能摆筵席。当天,不仅是吴家两兄弟的子女从外地赶回来,全村及周边的好友300多人也都一同来参加这场盛会。整个宴会热闹非凡,村里邻里之间和谐友爱。大荣村支书唐永富说,“在通路之前,我们村没有像现在这样和谐与富裕,散居在大山上的大荣村村民们,饱受山路崎岖之苦”。这位曾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村支书,决心改变困局,力排众议带领村民们修路、发展产业,走出一条属于大荣村的脱贫之路。经过全村人苦战三年,建成了通往山下的公路,由此全村大变样,村里大力发展冷水竹叶鱼、竹林经济种植等,村民们口袋富起来了,村民间也更加和谐了。

  两河口镇大荣村支书唐永富(中)向“我是记者”团队介绍发展大荣村近况。

  采访的第二个家庭为唐永和兄弟一家,唐永和1975年应征入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荣获三等功。1981年退伍,回到两河口镇大荣村后,他积极与村民们一同修筑公路。全家兄妹五人各自成家立业后,仍坚守在自家村落,养起鱼塘、种上竹子,他们见证了大荣村的脱贫攻坚逐步富裕之路。唐永和说,“我们村物产好,没修路前只能用人力扛下大山,修路后,我们村的竹叶鱼和竹子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唐永和三等功奖状。

  唐永和兄弟姐妹五人在院子里合照。

  复兴镇凯旋村以发展旅游业、种植石斛闻名,有贵州省的“香格里拉”之美称。2011年凯旋村还属于二级贫困村,后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全村村民们积极奋战,一举成为遵义市小康创建示范区。身为村支书的陈相友,积极带领村民发展乡村产业,协助建设白马溪景区更好发展,鼓励年轻人返乡建设,仔细对待村里每一项工作。陈支书认为,要先让村民们拥有商业思维,懂得把手里的资源变现,村子才能发展起来。在他的带领下,许多村民以及年过半百的老人们纷纷拿出手中的农产品,向游客、村民以及更远的商户售卖,从根本上找到了脱贫的方法。

  “我是记者”团队采访复兴镇凯旋村村支书陈相友(右四),拍摄旅游产业白马溪景点。

  两河口镇的黎明村是全国著名“丹霞第一漂”的所在地,该村不仅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还积极退耕还竹,坐拥大片竹林,发展竹林产业。村支书王廷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但他并不认为村里的脱贫成果是他一个人的荣誉,每每提起村民,他从来都是用“战友”二字形容。他认为,能够做到家家户户有产业,即使在疫情期间村民们也能自给自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从种植猕猴桃,到退耕还竹,再到后来的“丹霞第一漂”,是每个村民勤劳换来的,身为村支书的他,是要将村子里的平台做的更大,让村民们拥有更多机会尝试。村支书时刻心中树立的脱贫攻坚意识影响着村民们,大家个个都勇于探索新的致富机会。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黎明村村支书王廷科接受“我是记者”团队采访。

  “我是记者”队员在黎明村走访了远在高山的贫困户,寻访了乡村民宿和当地的特产盘龙竹根水厂,初步了解了黎明村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特产竹根水厂的产业建立。村副支书吴隆贵说到这个水厂,村民们都给予了极大的厚望,两河口镇全镇村民共集资,希望盘龙竹根水厂能成为一张名片、一个新的产业点。30来岁的民宿老板夏国礼,放弃在外打工的机会,回到村子里开起了民宿,他勇于开拓新的产业,旅游淡期民宿不景气,他就背上镰刀上山采竹挖笋,并且尝试多种新的产业种植。村副支书吴隆贵不仅在平时处理村里的大小事务,同时身兼村医,做好村里的公共医疗。

  我们惊喜的看到,黎明村每一位村民都在努力向多方位发展,乘上时代的东风脱贫致富。

  大同镇的民族村是“国家级生态示范村”、“贵州省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大力发展竹编产业和养殖产业,同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建设“绿色村寨、温馨家园”作为创卫工作目标,发展产业与保护生态齐头并进。90后的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苗族)是该村竹编产业的创始人,她认为民族村能够实现乡村振兴,主要靠三带:“带学一门技术,带动一批群众,带富一方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要让老百姓拥有发家致富的技能,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苦问题。

  这位贵州民族竹编工艺传承人,从2007年学习竹编工艺到如今创建极竹堂,带领本村的十多个苗族小姐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发展与壮大。目前,公司产值达到1200万元,拥有20多个商标、12项发明专利,2021年,又与贵州茅台酒签订了上千万的包装订单,杨昌芹始终不忘对老师、客户和村民的承诺,传承技艺,诚信经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为推进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带头人。她说:“诚信是人之根本,平常小事也要言出必行。”

  民族村极竹堂内村里女工正在做竹编。

  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左二)与“我是记者”团队成员合照。

  “我是记者”带队老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喆副教授表示,本次“走进赤水”的纪录片摄制项目中,得到了我们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力支持,以及赤水市委宣传部积极的配合和指导,这些硕士生们利用专业所学,发挥所长,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村民们对未来的热忱,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下脱贫攻坚的成果。我希望的是这一次的采访与拍摄,不是终结的版本,而是在今后的一定时间内再来探访这些村落,能够真正较为全面的了解乡村振兴的全面图景。这次重点采访拍摄的两河口镇大荣村,曾在2018年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称号,那我们是不是考虑也来个“一村一片”? 以这次采访到的各村情况与线索,将来与每个村的特色为题深入挖掘,拍摄一村一集的系列纪录片。相信同学们会借助手中的镜头,真实地记录每个村落产业发展下的艰辛点滴,讲述各村村民们之间的感人故事,传播众志成城一心脱贫的精神。

  “我是记者”团员们在研究镜头的拍摄。

  参与这次采访拍摄的5位研究生表示,乡村的拍摄生活实属不易,凌晨五点起床拍摄,一拍就拍到天黑。赤水连绵的阴雨天,不仅要冒雨拍摄,更是让小伙伴们在山路间摔了几跤。但数天的拍摄,队员们与村民们打成一片,让团队成员们更加默契与有效,收获的不仅仅是采访与拍摄上的经验积极,更收获了与村民与队员之前深厚的友情,也让同学们更加期待下一次的见面。与此同时,在采访拍摄的过程中,真正见识到了乡村脱贫的成果,感受到了深山里村民的淳朴与热情。在赤水,不仅拥有山清水秀的美景,更有温暖人心的村落。(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