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14日电 (记者 张伟)“十四五”以来,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聚焦科技服务、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发力,推动服务业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同步跃升。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产业结构上: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从2021年的45.5%提升至2024年的54.6%,年均增速达到11%。这标志着富有白云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成形。

 

  记者14日从贵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上述消息。

  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白云区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连续三年(2021至2023年)获评“贵州省真抓实干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地区”称号。创新动能的加速汇聚。依托贵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科学城等平台,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目前,白云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已达71家,集聚38个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位居全省前列。创新成效的加速转化。2024年,白云区万家企业法人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数位列贵阳市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量、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等关键指标,位居全市前列。以检测检验为特色的科技服务业实现了量质齐升,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7.57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11.53亿元,创新正成为服务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坚定实施“数字活区”战略,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白云区系统构建“4+3”数字产业体系,重点布局数字能源、数字出行等领域,积极培育数据产业、边缘算力等新业态。建成贵阳软件基地等8大产业园区,投用国内规模领先的华为超充示范站。“智慧白云”为代表的80多个场景入选国家及省、市示范项目,推动城市治理更智慧、民生服务更温暖。数字经济呈现良好态势。大数据企业从2023年的580余家增长至2024年的1400余家,成功引进华为贵州区总部等龙头企业。产业效益持续提升,2023年、2024年软服业收入分别达8.05亿元、9.25亿元,同比增长19.8%、14.9%,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白云区致力于让文化融入旅游,让城市彰显文化。发展有亮点。聚焦让游客玩得舒心、住得放心,精心打造“爽爽贵阳·品质白云”的城市名片。随着一批知名酒店入驻,旅游服务配套持续升级。强劲的增长数字背后,是市场的认可:限上住宿、文娱消费年均增速分别超过25%和50%,旅游总收入较“十三五”增长95.7%。游玩有新意。努力让城市文化都成为风景,老厂房“变身”潮玩地,铝城记忆文创园和“STArtz‘开始艺术区”已成为旅客的热门打卡点;公共体育设施活动面积增加70万㎡,更好满足市民就近健身和休闲需求。焕新归来的国际风筝会,融入了更多文化和体育元素;梵华里、蓬莱仙界、蓬莱上水旅居示范带与新建的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联动,共同织就了“爽爽贵阳·品质白云”的旅居生活示范。文化有底蕴。深入挖掘白云文化,新增了10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让传统技艺活起来。“白云周末大舞台”“墨迹书香伴您行”等品牌活动,以及全年上千场的文体旅活动走进社区、来到乡村,串起了白云的四季,让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完)

【编辑:张伟 】关闭本页
【编辑: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