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意为禾谷成熟。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在节气排列顺序上,处暑在立秋之后,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末暑)才出暑。

  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立秋时,古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贵小新大暑带你看屯堡—鲍家屯古水利工程

  安顺市西秀区鲍家屯是一座典型的屯堡村寨,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传统建筑风貌保存完整,规划布局十分考究,而且还沿用着明代修建的古水利工程。来到鲍家屯,仿佛跨越了时光,可尽情领略600年的大明遗风。

  600多年前朱元璋从江南派遣三十万大军到安顺一带平定云南梁王叛乱,战事结束之后他们就地屯田戍边,成为屯堡人。因军事所需,屯堡先民就地取材,又融入江南风格,形成一套完整的军屯防御居住体系。

  走进鲍家屯,一眼望去,“石头村寨”建筑风格独特、古朴敦实,蜿蜒辗转的巷道将星罗棋布、疏落有致的石板房拼接在一起,整体布局由内、外八阵构筑形成,中轴对称,主次分明。九溪河的支流大坝河川流而过,使鲍家屯的历史积淀与周边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穿插在村落中的河流让鲍家屯的土地灌溉有了良好的先决条件,鲍氏先祖因地制宜、顺势而为,采用“鱼嘴分流”的方式,将河道一分为二;又修建5座引水坝和5条引水渠,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能够灌溉田地。因与都江堰原理相同,又被誉为“黔中小都江堰”。

  鲍家屯的水碾房,兼有供水、灌溉、防洪、水利加工等多种功能。即使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旱,鲍家屯依然“春夏一片葱绿,秋来十里稻香”。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