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报关注:澳区贵州省政协委员推动 贵港澳青少年“同上一门课”

在近日的课堂上,老师围绕计算机主流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趣味案例,了解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这样的标准化教学场景在贵州、香港、澳门三地共同上演,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免费学习编程技能中,增强信息素养,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能力。
据新华社消息,2022年,由澳区贵州省政协委员联合澳门、贵州、广东15个相关单位和社会团体成立的澳门中华创新科技发展促进会在调研中发现,贵州中小学存在信息科学教育资源短缺、教师培训体系薄弱等问题。为此,促进会依托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搭建线上“贵澳科创学堂”学习平台。
从2022年底开始,促进会先后给32所贵州中小学捐赠了人工智能信息学编程启蒙课程,后又向与贵州缔结姊妹学校的澳门、香港各两所学校捐赠了课程。至此,贵港澳实现同上一门信息学课程。截至目前,该课堂直接服务三地中小学师生达7万余人。
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三处处长孔祥龙说,贵港澳“同上一门课”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突破了空间地域限制,丰富了三地交流内涵,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取得了一定成效和良好社会反响。
贵州省政协常委、澳门中华创新科技发展促进会会长区柏来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拓展贵州与港澳各层次的科教合作,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优势,持续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为贵州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区储备高素质创新人才,为跨地区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奠定基础。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