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15日电11月14日是世界防治糖尿病日,为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眼病的认识,倡导早防早检早治,爱尔眼科在贵州省多地开展关注糖尿病患者眼健康活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常被称为“甜蜜的负担”,其特征是患者血糖水平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心脏、血管、肾脏、神经,甚至眼睛受到严重损害。

  11月13日,贵阳爱尔眼科医院在南岳假日酒店开展“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糖尿病关爱日活动,爱尔眼科贵州省区副总院长陈晓钟围绕老年人易患眼病展开讲课,其中就糖尿病与眼部健康的关系及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和控制眼部并发症进行了详细讲解,解答了关于自身眼健康的疑问。

  “看东西模糊,大家往往想到老花眼。”陈晓钟表示,其实糖尿病患者出现视力减退,不一定是老花眼,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

  “看东西模糊、变形,这些症状可能是黄斑水肿的表现。”陈晓钟介绍,当黄斑水肿伴随糖尿病发生时,被称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在我国,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超1000万。据统计,每3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位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11月14日,贵州爱尔眼科医院(贵州总院)开展“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糖尿病日主题科普活动,爱尔眼科贵州省区总院长龚力力、贵州爱尔眼科医院(贵州总院)副院长潘涵英出席活动。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不仅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可能导致失明。”龚力力表示,在世界防治糖尿病日到来之际,举办科普义诊活动,就是希望能够搭建一个眼健康知识普及和检查的平台,为大家敲响糖尿病眼病防治的警钟。

  “目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眼内注药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龚力力介绍,眼内注药是一种将药物注入眼球内部的治疗方式,可以减少血管渗漏,促进水肿消退,同时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

  “眼内注药需要多次治疗,并坚持长期随诊。”潘涵英院长强调,一旦确诊糖尿病,应立即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眼底检查,此后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已发生糖网,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完)

【编辑:石小杰 】关闭本页
【编辑:石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