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17日电 (记者 张伟)国家移民管理局于17日发布公告,12月17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5个省份为政策适用省份、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此次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新增的21个口岸中,包括贵州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口岸,适用对外开放口岸由原有的39个增加至60个。政策适用省份由原有的19个增加至24个,新增的5省中过境免签人员在贵州停留活动区域为全省。

  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组织贵州全省银行机构、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全力优化贵州省内支付服务,实现贵州省内机场、高铁、4A级以上旅游景点售票窗口、四星级以上酒店100%外卡受理全覆盖,贵州省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统筹规划 全面完善体制机制

  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成立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贵州省金融系统优化支付服务工作专班,明确场景专项负责人,通过横向协作、纵向推动的工作方式,推动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关于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工作方案》,联合贵州省文旅、商务等12个相关单位印发《贵州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从优化银行卡受理环境、提升外籍来来黔人员外币兑换服务、改善现金使用等八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统筹力量打通支付堵点。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商务厅、贵州省外事办等单位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对重点事宜进行研讨,协作优化贵州省支付服务工作质效。

  坚持目标导向 切实优化支付环境

  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推进外卡受理改造。聚焦外籍来黔人员入黔的主要场景,与文旅、商务、国铁集团等部门商讨确定重点商户名录,按地区、按行业、按场景进行多维度任务细分,逐户落实收单机构责任制,按日跟进、按周通报,确保外卡受理改造的时效性。截至11月底,贵州全省有4.45万个可受理外卡商户、5036台支持外卡取现ATM机,较2023年底分别增长129.90%、29.49%。切实保障现金支付。引导银行机构设计推出多款“零钱包”产品,常态化推进“零钱包”兑换服务、上门收配款服务,截至11月底,累计向各类经营主体发放“零钱包”72万余个,向出租车行业发放6.7万余个。聚焦行政事业单位缴费场景,对民政收费、税务收费、社保医保等行政事业单位收付场景排查,着力保障公众现金支付选择权。做好外币兑换服务。指导银行机构加大资源投入,优化机场、涉外酒店等重要场景的外币兑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入境口岸外币兑换服务保障,丰富外币兑换币种和现钞供应。截至11月底,贵州全省外币兑换银行网点360家,外币代兑机构56家,外币兑换银行网点最多可实现26种外币现钞兑换,为外籍来黔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外币兑换服务。

  坚持示范引领 积极打造支付服务中心

  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发挥样板示范作用,先行先试打造机场支付服务中心,4月19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支付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全面支持外卡刷卡、移动支付、现金使用等多元化支付服务,同时为外籍来黔人员提供ATM取现、货币兑换等服务,有效提升外籍来黔人员支付服务体验。打造景区支付服务中心,4月28日,安顺市黄果树旅游景区支付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构建多个支付服务便利化场景,填补了黄果树旅游区外币兑换业务空白,截至4月底,景区共有1717户特约商户支持扫码或外卡刷卡支付、5家银行机构实现“零钱包”兑换、4台ATM支持外卡取现、1家银行机构可提供外币兑换等业务。

  坚持宣传引导 深入开展系列推介活动

  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开展“醉美贵州支付无忧”品牌系列宣传推介活动,选取机场、黄果树和榕江“村超”为场景,组织拍摄“醉美贵州支付无忧”系列宣传片,通过银行营业网点、媒体、中国银联官方视频号等线上、线下渠道播放,持续拓展宣传覆盖面。先后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和黄果树旅游景区举办支付服务中心启动仪式,邀请相关单位、新闻媒体等现场体验外卡刷卡、扫码支付、外卡取现等服务,相关工作成效被媒体广泛报道。制作《在黔支付指南》,印制在黔支付指南宣传折页,在机场服务中心等重点场所摆放宣传,精准引导外籍来黔人员畅享便利支付服务。

  下一步,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将加强与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持续增加支付服务供给,切实满足外籍来黔人员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精准化、常态化聚焦重点商户,持续完善受理境内外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等必需的软硬件设施,提升贵州支付便利性包容性,助力贵州省高水平对外开放。(完)

【编辑:张伟 】关闭本页
【编辑: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