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30日电 (记者 张伟)记者30日从中共贵州省委“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贵州省委大力弘扬“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以尊崇礼敬之心,有力统筹,强化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的思考谋划和创造性落实,作出了实施“四大文化工程”的战略部署,并将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作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为抓手,推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积极成效。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瞿宏伦 摄

  红色资源是贵州的“传家宝”,红色基因深植于贵州各族儿女血脉之中。在贵州,有许多保护红色资源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生动说明,保护红色资源已经成为贵州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对红色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具有广泛的基础。压紧压实保护责任。率先在全国将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巡视巡察范围,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深化保护红色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保护职责。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省市两级均建立了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成立省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管理委员会,首批25个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纳入管理。推进遵义会议纪念馆等重点红色纪念场馆提级归口管理,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专家委员会,设立省级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专项资金。运用法治力量提升保护成效。出台实施《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涉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地方性法规。出台《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红飘带”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广大观众透过精彩绝伦的科技艺术盛宴,深切感悟那段波澜壮阔、苦难辉煌的红色历程。这是贵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创新之举和生动缩影。近年来,贵州持续深挖“红色富矿”,推动红色资源全景呈现。深入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在加强红色资源挖掘、研究阐释的基础上,指导优化遵义会议纪念馆等10个重要红色纪念场馆展示展陈,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整体呈现水平。贵州建好用好“红色阵地”,推动红色火种生生不息。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构建以贵州长征干部学院和遵义干部学院为龙头的红色教育培训体系。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各地以“开学第一课”、红色主题讲座、红色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将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贵州做大做强“红色品牌”,推动红色故事深入人心。坚持以文化旅游融合为根本、文化科技融合为方向,创造性打造了“红飘带”、《伟大转折》剧目,形成了呈现长征文化的“双子星”、文化旅游科技融合的新样板,推出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等文艺精品力作,让红色文化在市场中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持续彰显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完)

【编辑:张伟 】关闭本页
【编辑: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