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3月12日电 3月10日,2025年“保护赤水河·习酒在行动”全员义务植树活动在遵义市习水县徐家寨酒库区举行。

  数据显示,自2015年启动“保护赤水河·习酒在行动”全员义务植树活动,截至2024年,10年间3.2万余株树木在赤水河畔生根,1000亩裸露黄土复绿。

 

  1992年,“千里赤水河”考察行动举行,一支以贵州省16位人文学者组成的科学考察团,溯流而上,跋山涉水,最终在云南镇雄滮水岩立碑定源。这场看似人文的探索,意外解决了地理争议——赤水河长度因此增加86.5公里,源头保护被纳入三省共同立法。

  源头保护只是起点。在徐家寨景观湖生态环保知识科普展廊上,云贵川三省水样数据对比图清晰可见。赤水河的“洁净”,还藏在当地酒企取水量的逐年递减中。在“河”主题展区内,每植一棵树可中和的成品酒碳排放量,均以可视化方式清晰呈现。

 

  “依照‘循环利用、生态优先’的核心发展理念,通过将风冷设施全面替代水冷、冷却水循环系统投用等,不断减少取水量和排水量。”习酒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水回用系统每年将大量废水转化为绿化灌溉用水,这使得取水量大幅减少。厂区全景图中,徐家寨景观湖、科技中心西侧水体景观实景照片,印证了“废水成景”的巧思。

 

  在印有二维码的“古树”照片前,有不少观展者拿着手机扫码,了解古树的年龄、特性等,古木仿佛被赋予了“数字生命”。

  “2019年至今,我们投入近5亿元建设的高标准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远超行业标准;6304米管道将处理达标排放的水引入支流临江河,经自然净化后再汇入赤水河。”习酒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2年起,我们建立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从“植树人”成为“守绿人”。

 

  赤水河畔,习酒厂区的全景图在展览中段铺展。画面中,青山朗朗,赤水潺潺,车间与绿林交错。从“寻源”到“零碳”,从“植树”到“护绿”,人文与生态的在此交融,一幅水清景美企强民富的画面缓缓展开。(完)

【编辑:石小杰 】关闭本页
【编辑:石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