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慢火车上赶春忙
中新网贵州新闻3月20日电 (张伟 钟炼杰)3月19日清晨,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站,一趟全程337公里、近7个小时,途径16个站的绿皮火车正缓缓驶离站台。
该趟列车是往返于玉屏至贵阳间的5639/5640次公益慢火车,由于票价低廉、停靠站点多等特点,一直是沿线民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进入春季后,沿线的民众时常挑着箩筐、背着背篓,乘坐列车到邻近的集市采购春耕需要的种子、饲料等用品,贩卖自家的“土特产”。

图为准备乘车的菜农。
10时37分,列车缓缓停靠施秉站。牛大场村的菜农李艳芳挑着满满两大框新鲜蔬菜登上列车。“我们经常坐车到凯里去买菜,下午又坐慢火车回家,往返车票都是9元。”李艳芳说,“现在火车上有空调,干净明亮,整洁舒适,还为我们设计了专用的车厢,车厢里就可以卖菜。”
“嘎嘎嘎。。。。。。”列车中间的5号车厢是整列火车最热闹的地方,也是铁路部门为沿线乡民专门打造“家禽车厢”。“每到赶集的时候,在司机室内都可以听到站台上鸡、鸭、鹅、羊等家禽的鸣叫声。时间久了,哪个站几号开集,我们都‘一清二楚’。”火车司机何桃告诉记者。
何桃是成都局集团公司贵阳机务段的电力机车司机,值乘5639/5640次公益慢火车已有7个年头。7年来,他见证了村民和村庄的“大变样”。“开了这么多年慢火车,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村民们现在愈发时尚了,村里的土特产的名气逐渐大了,连许多外地的朋友都在电视、手机上看过‘慢火车上的村晚’,托我帮忙带菜的多得忙不过来。”
正如何桃所说,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媒体,“慢火车上的村晚”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传播得更远,慢火车现在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火车,每到夏季避暑游、春季赏花游以及逢年过节时都会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体验。慢悠悠的绿皮“网红”,正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传播着来自大山深处的民俗文化魅力。
在服务山区春耕物资运输方面,比慢火车更快的是铁路现代物流体系。“立春过后,村里面的春耕物资运输需求愈发旺盛,火车不仅将我们的农产品拉了出去,还为我们及时运来了庄稼需要肥料和技术。”正帮助旅客挑选蔬菜的村民王亮说。在贵阳南站编组场内,一列列满载尿素、复合肥的列车陆续抵达,铁路职工们按计划迅速地将列车摘开、重组,为春耕物资运输注入源源不断地“铁动力”。
贵阳机务段货运列车司机杜超斯说:“载着一列列春耕物资驶向田野,那种感觉就像亲手将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心中充满了对丰收的期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无论是慢火车的慢,还是铁路现代物流体系的快,都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坚持速度、不忘温度的生动写照,是铁路部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实践。依托着条条铁路,春耕有序,人享其行、货畅其流,尽显山区乡村繁荣发展的澎湃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