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江口:林下生“金” 淫羊藿变“黄金叶”
中新网贵州江口10月21日电 (侯曦茜)深秋时节,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闵孝镇淫羊藿种植基地,一株株嫩绿的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村民们正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有序开展整地、移栽工作。

淫羊藿,又称仙灵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全株均可入药,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俱佳。据了解,淫羊藿种植2年至3年即可进入丰产期,每年可采收两季,丰产期可持续5年至8年,经济效益稳定可观。
近年来,闵孝镇积极探索“林+药”生态种植模式,目前已发展淫羊藿种植面积2000余亩,今年计划新增1500余亩,产业覆盖9个村,昔日的闲置林地,如今成为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
“我们村今年种植800余亩淫羊藿,据测算,基地明年首批采收预计可实现收入480万元。”闵孝镇峰坝村党支部书记王元介绍,通过使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措施,确保药材品质过硬。
为推动产业发展,闵孝镇组建淫羊藿产业发展专班,实行“分片包保”责任制,每名专班成员负责联系指导一到两个村,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2025年以来,已开展技术培训188场次,培训农户86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有效提升了农户的种植管理水平。

近期,在闵孝镇双屯村举办的淫羊藿种植技术现场培训会,通过实地观摩、手把手教学,有效解决了种植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镇里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帮助引进优质种苗,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闵家场村种植大户刘云贵说,通过科学管护,基地的淫羊藿长势良好,预计亩产鲜叶可达300余斤。
闵孝镇还探索推行“党支部+村集体+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效益分红等方式,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激发了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镇淫羊藿产业已累计带动务工2.4万余人次,发放劳务工资192余万元,惠及农户386户。
“我在基地务工每天有80元收入,加上土地流转金,一年能增收2万多元,这多亏了村里的党员带头发展产业。”新田村脱贫户杨花笑着说。通过“反租倒包”模式,农户可直接参与基地管理,亩均年收益可达80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如今,在闵孝镇的青山绿水间,淫羊藿产业正焕发勃勃生机。各村依托村集体带动、党员示范引领、农户广泛参与,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种植格局。预计全面丰产后,全镇淫羊藿年产鲜叶可达110万斤,年产值将突破2200万元,这片小小的“绿叶”,正成为强村富民的“金叶子”。
当前,闵孝镇各基地正抢抓农时,全力推进秋冬种植工作。闵孝镇党委书记周博表示,将继续深化“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把林下淫羊藿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激发林地资源生态红利,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