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松桃:生态优势转化产业动能 桃花源社区绘就增收新图景
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22日电(胡伟)仲秋时节,走进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桃花源社区,青山环抱、溪水潺潺,天然氧吧与农家院落交织成景。依托独特自然资源,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产业,曾经偏远的山村如今拥有民宿、农家乐、露营点等经营主体107家,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图为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桃花源景区。
桃花源社区地处梵净山重要生态走廊,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浓度大,石蛙、娃娃鱼等珍稀物种在此栖息繁衍。优良生态让这里一年四季游客不断。“我们最值钱的,就是这片山水。”当地村民说,正是依靠这片绿色资源,社区实现了从“养在深山人未识”到“生态变经济、资源变资产”的转变。
图为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桃花源景区露营基地,游客在游玩。
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梵净山文旅品牌,实施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建设休闲木栈道、观景平台、民宿群落及研学设施,配套完善露营基地、亲水空间等新业态场景,推出“餐饮+民宿+民俗”联动的旅游模式。仅农家乐和民宿一项,就带动大批村民返乡就业创业。“节假日一房难求,我们几乎天天忙到深夜。”民宿经营者说。
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社区持续推进河道治理、面源污染防治和植绿护绿行动,建立山林巡护制度;同时引导群众发展养蜂、养鱼等生态产业,让“保护者”成为“受益者”。高龄老人数量增多、河道水质长期稳定,被当地群众视为“看得见的生态红利”。
2024年,桃花源社区成功入选“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当地表示,将继续做优生态旅游品牌,深化文旅融合,提升服务能力,让更多群众在绿水青山中稳稳增收,让生态成为长久的竞争力。(完)
【编辑:石小杰 】关闭本页
【编辑:石小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