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林业局做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四篇文章”
近年来,遵义市林业局做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规划文章、迁移文章、合作文章、繁育文章,围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调整森林结构,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发展好森林资源方面。
做好规划文章,构建发展蓝图。将遵义植物园提升改造为黔北植物园,纳入了《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省“七园一中心”综合性植物园规划和《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填补了我市无本地特色乡土植物园和珍稀濒危植物园的空白。同时,制定了黔北植物园发展规划,分类分阶段迁移珍稀濒危植物。
做好迁移文章,分类迁地保育。黔北植物园获得中央野生动植物保护资金项目3个,到位资金624万元,分三期实施。已迁地保育楠木、珙桐、银杉等黔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40余种2700余株,建成保育区150余亩,即将开展贵州金花茶等4种极小种群植物收集和保护。
做好合作文章,搭建研学平台。与贵州大学、市农科院、市林科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举办全省野生动植物现场观摩会2次,开展科普宣教活动10余次,增设科普设施100余块,成功获得“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贵州省林业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做好繁育文章,壮大种群数量。建成554m2温室大棚1个,联合科研机构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繁育技术攻坚,现已培育遵义鹅耳枥等珍稀濒危植物苗木15种1000余株,并探索珍稀植物野外回归途径。(彭海君)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