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贵州工匠”、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级技术专家郑克勋
躬行山水间 智绘新图景——记“贵州工匠”、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级技术专家郑克勋
负责或参与国内外50多个大中型水电、水利、环境工程的勘察、建设和研究,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0项、获得各类科技奖项20余项……翻开简历,看着这份傲人的答卷,不由得为这个80后心生钦佩。他就是“贵州工匠”,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级技术专家、工程勘察院副院长郑克勋。

2003年,还是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的郑克勋,跟随恩师刘建刚教授,参与江苏句容抽蓄岩溶专题研究,自此与岩溶结下不解之缘。2007年,从河海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他成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院“大家庭”的一员,岩溶探测、诊断和治理成为他坚守的事业。在与岩溶打交道的7500多个日子里,郑克勋的工作总是围着“水电、水利、环境和新能源工程的勘察、建设和研究”转,既忙碌又充实。从参与新疆呼图壁河石门、贵州洪渡河石垭子水电站的勘察开始,到担任四川岷江航电龙溪口枢纽工程的专业负责人;从主持贵州“西电东送”工程的收官之作——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勘察工作,到负责澜沧江上游西藏段水电站勘察部门工作;从借调至水规总院,作为技术专家参加白鹤滩、乌东德、向家坝等10多个国家重大水电项目的咨询审查,到担任某世纪工程贵阳院勘探项目部项目经理,完成一千五百米级的工程勘探取芯钻孔和急流险滩上的水上勘探钻孔;……17年来,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繁重的生产任务,他从不言苦,也从不怕累凭着敢为人先的闯劲、咬定青山的韧劲、事半功倍的巧劲,成就了一个个项目,也成就了他“杰出青年专家”的美誉。郑克勋的工作也是充满挑战的,一些岩溶难题甚至被视为世界级的难题,最终也被他一一攻克。
中国岩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贵州更是高达74%,岩溶工程和岩溶环境问题异常复杂。郑克勋传承发扬贵阳院岩溶核心技术,针对岩溶隧道涌水、水库渗漏和岩溶水环境问题开展咨询和病害治理。贵州猫跳河四级窄巷口水电站的严重渗漏问题是郑克勋团队啃下的一块“硬骨头”。猫跳河四级窄巷口水电站处于岩溶强烈发育区,工程于1972年建成投用后,水库深岩溶渗漏严重,后经多次堵洞渗漏处理,渗漏量仍超17立方米/秒。“这是教科书中水库渗漏的典型案例,被视为世界级难题。”郑克勋带领团队创新勘察测试手段,精准查明位于水面以下160米深度的暗河,并成功封堵主要渗漏通道。经处理,水库渗漏病害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电站实现全年满库发电,每年新增发电收益1800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评价窄巷口的研究和成果为“工程地质专家们的重大成就”。立足解决一个问题、创造一批成果,郑克勋针对复杂岩溶水库集中渗漏“查不清、定不准、堵不住”等难题,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基础,首创了工程与环境水害问题的多场融合分析评价理论与方法,获贵州省专利银奖。这不仅开拓了深埋大流量暗河管道渗漏与涌水封堵处理技术,其团队研究成果《岩溶水库集中渗漏探测诊治关键技术与应用》今年通过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如此,通过开展“精细探测、准确定位、靶向治理”方面的研究,实现了复杂岩溶水库集中渗漏“探诊治”一体化高效治理,解决了一个个“疑难急险”病害难题。郑克勋的探索仍在不断向更深处推进。他引领储能前沿技术,攻坚地下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核心技术难题,以贵州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项目与贵阳院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开展山地型压缩空气储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新型储能在贵州落地生根。
他聚焦岩溶洼地建库开发利用,以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岩溶洼地建库地下水气作用机理及工程灾变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为基础,创新天地协同的全方位先进勘察技术,解决各抽水蓄能电站的关键技术难题。其研究成果在贵阳高新区白鹭湖水体恢复、毕节金海湖水体提升等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已实现成功应用,在打造山水田园之城、铸就新城之心中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科技自主创新乃‘国之大者’,我将继续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做好每一项研究。” 说话时,郑克勋眼里闪着光。(程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