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5月17日电 “张大妈,您看着手机屏幕,张张嘴、眨眨眼,对对,可以了,认证完成了。”在遵义益养苑康养中心的张大妈在遵义市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到两分钟就完成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

  通过手机进行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为群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有少数特殊群体无法自行认证。针对这一情况,遵义市社保经办机构暖心服务,为无法自行认证的群众开展上门认证服务。

  “你们太贴心了,我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又不会用手机认证,子女也忙,辛苦你们上门来给我办理认证,为我解决困难,谢谢你们了。”家住汇川区沙湾镇米粮村雍家沟组的刘大娘完成养老认证后激动的说道。

  考虑到部分重病、伤残、高龄、行动不便等特殊认证对象,到村(社区)距离远、出门交通不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原因无法进行待遇资格认证,全市社保经办持续推行上门认证服务,利用党员活动、企业网格化包保、走访群众等时机开展暖心上门认证服务,确保群众养老金等待遇按时发放,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特殊困难群体上门认证服务8121人。

  据悉,为满足不同群体的认证需求,认证对象可通过“贵州人社”、“电子社保卡”小程序等进行人脸识别自助认证,认证对象子女添加“亲情账户”,也可以为其父母代理认证;还可以到市、县、乡、村(社区)社保经办服务窗口,或借助“社保银行一体化”服务网点工作人员指导认证。通过多渠道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认证方式,确保群众养老金精准安全发放。(完)

【编辑:石小杰 】关闭本页
【编辑:石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