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警方积极开展防溺水安全工作
连日来,黔东南公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组织民警、辅警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工作,切实把溺水安全隐患排查在前、治理在前、防范在前。
强化巡逻劝阻,守好安全线
随着暑期的到来,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黔东南公安加大对河流、山塘、水库等危险区域的巡逻防控力度,采取车巡、步巡的方式,加强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重点水域的巡查,确保辖区群众及青少年儿童安全,防止溺水溺亡事故发生。
“那几位小朋友,不要在江边玩耍,很危险的。”日前,在剑河县南加镇清水江流域,巡逻民警及时对在江边玩耍的小朋友进行劝导。
与此同时,在天柱县坌处镇,公安民警巧借无人机力量,对面积较大的清水江开展“空中巡防”,一旦发现有群众私自在安全水域游泳、玩耍,就会安排民警及时到场进行劝导。
“无人机空中巡逻视角广、巡查快、灵活度高,利用无人机进行防溺水巡查,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效果非常好。”天柱县公安局民警杨宗海说道。
在镇远县城区舞阳河两岸,每逢夜幕降临,镇远公安加大河边的巡逻力度,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将危险因素降到最低,切实筑牢防溺水“安全堤”和生命“防护墙”。
强化隐患排查,消除风险点
黔东南公安制定重点水域清单,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摸清河流、塘坝等水域的具体情况,逐一建立安全隐患台账,明确具体责任人,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实。
在全州重点水域全部落实了防溺水“四个一”工程,即一块警示牌、一对毛竹竿、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做到安全警示到位,隔离防护到位。对损坏、缺失的防护设备及时更换补充,确保隐患清仓见底。
施秉县马号镇辖区内有清水江等河流,为防止溺水事故发生,公安民警时常来到清水江流域查看警示牌、救生圈等防溺水宣传标语、设施设备是否完整,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做到防护设施到位、警示标识醒目、救援装备完善,切实筑牢安全屏障。
在丹寨县龙泉镇展良村冒沙井游泳馆,丹寨县公安局龙泉中心派出所民警、辅警对游泳馆的设施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并要求游泳馆负责人在泳池周边安排安全员,确保不发生溺水事故。
强化安全宣传,扩大覆盖面
黔东南公安组织力量进社区入村寨推进多形式、全覆盖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溺水安全意识。
“嬢,天气炎热,您家又住在河边,要记得提醒小朋友不要下河游泳。尤其暑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近日,三穗县公安局八弓派出所民辅警深入辖区星光村一组群众家中,给家长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
为切实做好防溺水宣传工作,三穗公安民警、辅警进村入户到居住在临近河边、水库、池塘等地的群众家中,提醒群众督促孩子远离河流、水塘等情况不明水域,不得私自下水游泳、嬉戏玩耍。
“同学们,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擅自到野外水域玩水、游泳,不管水看起来有多浅、不管自己有多会水……。”日前,黎平公安民警走进黎平县龙额镇,联合老师召集龙额中心小学、登晒小学的同学们回到教室,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暑假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警察叔叔,如果我看见有人掉进水里怎么办?”课堂上,有小朋友积极提问。
“你们年龄还小,不能自己去救落水的人,这个时候一定要大声呼救,向附近的大人求助。”宣传现场,民警们将讲解与问答相结合,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现场答题氛围浓厚。
不仅如此,黔东南公安还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警民联系群等平台,通过海报、视频等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溺水急救方法、预防溺水要牢记“六不准”等内容,筑牢群众防溺水思想防线。
“这两年没听到有人落水的事了,主要得益于民警同志们经常来宣传和劝导,娃娃们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古人说的欺山不欺水嘛。”看到民警走进社区宣传防溺水知识,丹寨县金泉社区的王大爷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