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8日电(林芳菲 吴皓姝)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洒坪镇蜈蚣桥村,说起罗金兰,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52岁的罗金兰自从与烟叶结下不解之缘后,她用心坚守,勤学创新,不仅改变了自家的经济状况,更是成了乡村女性务农致富的先行者和引路人。

  罗金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干活拼命、吃苦耐劳、自立自强、善于学习......对于罗金兰的评价,村民们从不吝啬溢美之词。

资料图:工作中的罗金兰。

资料图:工作中的罗金兰。

  在部分村民眼里,罗金兰甚至有些另类。近年来,村里的中青年人大多选择了外出务工挣钱,罗金兰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她毅然决定留在家乡,接过父辈手中的锄头,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耕耘。在她看来,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她永远的根,也可以成为她实现致富梦想和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为了掌握种烤烟的技术,罗金兰积极报名参加了当地组织的种植技术培训班,多番向技术指导人员请教,并及时用于实践中。无论是起垄、覆膜、移栽还是追肥,每一件事情,每一道工序,她亲力亲为,毫不含糊,却从不说累。功夫不负有心人!多番实践后,她逐渐成长为了村里的种烟高手,并将掌握的技术传授给了其他村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伴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烟叶种植每年都会给罗金兰一家人带来一笔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初获成功后,她又积极参与了多种经营,尝试了养猪、种猕猴桃……既兼顾到了家庭,又拓宽了经济收入来源。

  “谁说女子只能主内,罗金兰就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在种植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让罗金兰一下子成为了村里女性的崇拜者。不少人找到她,向其讨教种植技术。对此,罗金兰总是毫不保留,倾囊相授。

  “等今年收购完,我们又要忙起来了。”罗金兰说。今年烟叶喜获丰收后,土地可以闲一下,人却不能闲。选种、堆肥、平整土地,每一项工作都得提前谋划,提前准备,只待时令一到,她又要开始忙碌了。

  如今,罗金兰的故事正在激励着同村和周边村寨的女性留在家乡干事创业,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角色,积极参与到发展农业经济中,共同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完)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