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大变样”的贵安新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贵州新闻6月13日电 (记者 张伟)记者13日从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大变样”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3年6月以来,贵安新区通过“引名校、强基础——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强师资、提内涵——激活学校发展‘新引擎’”“补短板、促均衡——城乡共享一张‘优质网’”等举措,全力推动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引名校、强基础——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3年来,贵安新区积极争取教育资金,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1所,新增学位8310个。继北京师范大学在新区举办贵安新区附属学校之后,贵安新区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贵安实验学校2024年9月顺利开学,办学一年得到了新区民众的广泛认可。2025年9月,贵安新区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湖南师范大学附属贵安学校将建成投用,可提供优质学位3000个。贵阳一中、实验三中、尚义路小学等省内优质资源校也纷纷入驻贵安,贵安教育优质资源示范区的格局初步形成。
为快速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贵安新区创新实施“教育集团”结对联盟模式,于2023年12月与贵阳市教育局、云岩区人民政府、南明区人民政府、观山湖区人民政府等区县签署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协议,贵阳市环西小学、实验一小、花溪幼儿园等18所优质品牌学校,与贵安新区64所学校结成紧密帮扶对子。通过管理输出、师资交流、资源共享、教研同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对贵安学校全覆盖。
强师资、提内涵——激活学校发展“新引擎”
贵安新区持续开展名校长培养工程,突出校长引领构建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3年来,贵安新区配备优秀校级干部11人,招引优秀校级干部2人,合作办学学校派驻优秀管理干部10人。贵州省内外优秀校长的加入,给贵安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卓越的管理能力,辐射带动了贵安区域教育生态。
3年来,贵安新区面向社会广发“英雄帖”,海选招聘了349名优秀骨干教师。通过省级名师及名校(园)长工作室辐射引领,贵安新区形成“名师引领、骨干带动、全员提升”的良性循环,让好老师“一带十、十传百”,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近三年,贵安新区组织教师参加优质课、微课累计获省级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15人次,三等奖28人次。2025年,在中国教育部开展的“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中,贵安新区教师成功入选“部级精评课”5项。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目标。3年来,贵安新区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连续2年开展贵安新区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参与师生累计4万余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鼓励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一校一特色”,建设了学校创客空间、无人机实验教室、校园电视台等。贵师大贵安附属中学足球队获第四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贵州赛区U15年龄段冠军,2025年下半年将代表贵州参加全国比赛。通过特色课程,让每个孩子的潜能被看见、兴趣被点燃、才华有舞台.
补短板、促均衡——城乡共享一张“优质网”
贵安新区制定了《贵安新区直管区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23-2030)》,明确提出学校建设选址、建设规模、学位供给数量等。贵安新区还聚焦大科城、大学城和马场产业新城三个重点区域,分步解决“城镇学校挤破头、乡村学校没人上”的结构性难题,确保教育资源布局与新区发展、人口流动同频共振。
坚持一体推进学校全面建设。3年来,贵安新区多措并举,完成了26所学校的提质改造,对乡村校的教学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优化了学校图书室设置,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环境逐步改善,城乡学校的差距不断缩小。贵州省实验中学和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顺利通过了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第一次评估。
坚持城乡协同,以专业课堂润童心。针对乡村小学音体美、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短缺的“痛点”,贵安新区推动了集团内、区域内教师互派交流工作;组织区内外优秀的专业教师下乡送课200余场次,让村小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高质量专业课。
未来,贵安新区将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投入,全力打造“教育优质资源示范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教融合示范区”,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人民的“贵安教育答卷”。(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