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31日电 8月29日至30日,应贵州省外事办公室邀请,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代表团一行12人赴贵州开展访问。代表团由巴基斯坦南亚大学校长、前旁遮普省高等教育部长米安·伊姆兰·马苏德率领,成员包括多家巴基斯坦主流媒体记者和知名高校的负责人。

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代表团参观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

  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代表团参观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

  29日,代表团走访了瀚蓝(贵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流程与环保技术应用。先进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和严格的环保指标给巴方留下深刻印象。巴基斯坦《城市42》电视台记者迪尔沙德·侯赛因表示:“拉合尔所有工厂一天处理固废5000吨,而这里一座工厂一天就能处理固废2000吨。这里的经验值得巴基斯坦的各大城市学习借鉴。”

  在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代表团参观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现场展示的无人驾驶小巴和模块化底盘技术引发浓厚兴趣。《观点新闻》记者莱巴·载娜卜赞叹道:“没想到在中国西部,能看到如此前沿的智能制造业。”

  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代表团详细了解了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历程和数据应用场景。巴基斯坦南亚大学校长、前旁省高等教育部长米安·伊姆兰·马苏德表示:“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扩宽眼界的学习,这一转型令人震撼。”

在贵阳市花溪区龙井村,代表团成员与游客、当地村民手拉手跳起团圆舞。

  在贵阳市花溪区龙井村,代表团成员与游客、当地村民手拉手跳起团圆舞。

  在具有布依族文化特色的龙井村,代表团成员被热情的民族歌舞感染,与游客、当地村民手拉手跳起团圆舞,现场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来自黔东南州的游客王沛雨一边拍摄视频一边感叹:“中巴友谊万岁在这里具象化了!”在非遗工坊,代表团成员还了解蜡染制作、苗族银饰等非遗技艺,感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力与传承。

代表团在贵州省委党校“摆脱贫困的贵州实践”主题教学基地参观。

  代表团在贵州省委党校“摆脱贫困的贵州实践”主题教学基地参观。

  在贵州省委党校“摆脱贫困的贵州实践”主题教学基地,代表团成员凝神倾听讲解,不时驻足细看图文展板,并就贵州精准扶贫的具体举措、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扶贫模式等问题与党校教师进行深入交流。“贵州如何确保扶贫政策的可持续性?”“贫困人口如何获得职业技能培训?”代表团成员频频发问,探讨气氛热烈。拉合尔政府学院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艾哈迈德·拉扎·汗表示:“贵州的脱贫经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将把这些宝贵经验带回巴基斯坦深入研究。”

  行程结束之际,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贵州之行让他们看到中国西部省份在高科技和绿色发展上的突破,感受到乡村振兴成效与民族文化魅力,丰富了对中国的认识,看到充满活力与创新的中国。希望未来多与中国在教育、大数据、环保、乡村发展等领域开展合作交流,让巴中友谊在更多层面结果,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