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博城 “十佳下酒菜”评选启幕
中新网贵阳新闻9月11日电 9月10日至13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期间,中国(贵阳)国际酒博城同步举办“十佳下酒菜”评选活动。
作为酒博城“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品牌内容之一,本次评选以“酒食共生・味动黔中”为核心,联动180余家参展酒企、餐饮商户及特色食材供应商,通过“现场品鉴+线上投票+专家评审”多维模式,挖掘贵州特色美食与酱酒文化的融合密码,助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产业转型。
延续品牌IP 汇聚黔味匠心
“下酒菜评选是我们深耕酒食文化的常规活动,今年特别结合第十四届酒博会‘汇全球佳酿 促开放合作’的主题,突出‘地域特色+酒品适配’双核心。” 贵阳观山湖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郭富莹介绍,本次评选并非首次举办,而是酒博城持续打造“酒食联动”生态的重要载体,今年更与第三届贵州消费品博览会酒食展、“黔韵国风・酒博雅集”游园会等活动叠加开展,形成“酒-食-文-旅”协同效应。
参与本次评选的菜品涵盖黔北、黔东南、黔西南等多地特色:既有湄潭辣椒炒肉、遵义羊肉粉等传统家常菜的创新演绎,也有以折耳根、酸汤、刺梨等贵州特色食材研发的“新式下酒菜”,更有酒企定制的“酱酒适配菜”—— 如针对酱香酒醇厚口感设计的糟辣脆皮鱼、烟熏腊肉等,兼顾风味层次与解腻功效。参评商户中,既有“老字号”餐饮品牌,也有酒博城入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菜品展示延伸酒产业链条。
线上线下联动 全民参与“寻味”
为打破评选的地域限制,本次活动创新采用“线下品鉴+线上互动”双线模式。酒博城现场设置“下酒菜展示区”,每个参评菜品旁均标注推荐搭配的酒品(如酱香、清香、果酒等),观众可免费试吃并扫描二维码为心仪菜品投票;同时,活动同步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发起 #酒博城十佳下酒菜# 话题挑战,鼓励消费者上传“自家下酒菜+酒品搭配”视频,点赞前10名的民间菜品将获“最具人气家常菜”奖项,获奖作品还将纳入酒博城商户推荐菜单。
评选活动还与酒博城国风游园会、村BA夜场深度联动:身着古风服饰的游客参与下酒菜品鉴后,可凭投票记录兑换铜钱用于游园游戏;晚间村BA赛事期间,评选出的“人气菜品”将作为长桌宴主打菜供观众品尝,实现“白天评菜、晚间享味”的沉浸式体验。“既能吃遍贵州特色,又能搭配好酒看球赛,这种体验太新鲜了!”来自贵阳的游客李女士手持投票卡说道。
锚定“生活方式” 赋能产业升级
本次“十佳下酒菜”评选并非单纯的美食比拼,更承载着酒博城构建“产销一体、文旅融合”平台的核心目标。评选结束后,获奖菜品将被汇编成《酒博城酒食搭配指南》,在酒博城5号馆直播基地、入驻酒企门店及线上商城同步推广;同时,酒博城将联合获奖商户推出“酒+下酒菜”组合套餐,结合99-50餐饮代金券、酒品品鉴券等福利,引导消费者从“买酒”向“体验酒生活”转变。
“下酒菜是酒文化落地生活的重要载体。”郭富莹表示,通过评选活动,不仅能挖掘贵州美食资源,更能让消费者在“酒配餐品”中深化对酒文化的理解,助力酒博城打造“一站式酒文旅体验终点站”。目前,已有3家获奖餐饮商户与酒博城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在酒博城开设特色档口,实现“美食展示-体验-销售”闭环。
活动期间“十佳下酒菜”评选累计吸引超2万人次参与投票,线上话题阅读量突破500万。作为第十四届酒博会的特色配套活动,本次评选不仅丰富了酒博会的内容生态,更以 “酒食融合”为切入点,为贵州酒业从“产品输出”向“生活方式输出”转型提供了鲜活实践。下一步,酒博城将持续深化下酒菜评选等品牌活动,推动贵州酒文化、美食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酒博会“永不落幕”的品牌建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