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19日电 (侯艺林 刘光洪 李祯)“现在,社保经办机构利用跨部门数据共享手段,自动验证我的生存状态。我什么也没操作,就完成资格认证,真是太方便了。”贵州省贵阳市92岁包秀英老人日前高兴地说。

  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贵阳市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通过7次大数据比对进行无感认证,将包秀英的有效期延迟至2026年3月,老人在有效期内不用再做认证,也能保证她的养老保险待遇按时发放。

  近年来,贵阳市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积极推进社保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保工作智能化水平,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提高社保经办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

  “贵阳市积极推进线上服务路径互联、数据共享,市民可结合实际,选择‘贵州人社’App、微信小程序等多个渠道,掌上办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业务。”贵阳市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掌上办+短信提醒双保障 便民服务全闭环

  近年来,贵阳市不断完善认证数据共享比对机制,加强与医保、卫健、交通等部门协作,通过数据比对,推动领取待遇资格认证“无形化”办理,让待遇领取人员在“无感知”中完成认证,实现大数据无感认证、群众零次跑腿。2026年以来,贵阳市完成无感认证28万余人次。

  对具备自主人脸识别认证条件的群众,工作人员引导其通过“贵州人社”“掌上12333”等微信小程序或App完成资格认证,提高线上认证率。据统计,2025年以来,通过人脸识别完成认证达68.9万余人次。

  “您的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时间即将到期,为不影响待遇领取,请及时在手机微信搜索‘贵州人社’小程序,进入‘资格认证’页面,点击‘认证申请’,按提示输入信息完成人脸识别,也可到省内就近社保机构、政务窗口、‘社银一体化’银行进行认证。如您不是待遇享受人,请及时转告领取待遇人员进行认证,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2025年以来,贵阳市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发送上述短信提醒186批次,覆盖25万余人次。

  依托贵州省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系统,贵阳市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提前导出3个月内即将到期的领取待遇人员数据,梳理其在社保卡、银行等渠道留存的联系方式,一对一、点对点发送温馨提醒短信,并向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经办机构下发有关数据,提醒有关人员及时完成认证。

  数据精准比对 打通办事“最后一米”

  “希望老人们保重好身体,如有人脸识别资格认证需求,随时和我们联系。”日前,贵阳市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万本祥利用“贵州人社”社管助手帮助老人通过手机完成资格认证时说。

  在贵阳市白云区贵铝智慧幸福苑,贵阳市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为150余名高龄老人、病残老人,通过人脸识别线上办理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业务。

  针对无法进行人脸识别认证、需协助认证的特殊人群,贵阳市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为3978人建立专项台账,并实行数据动态更新,每半年开展一次数据比对。在待遇领取人员认证即将到期时,工作人员及时上门提供认证服务,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办事难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2025年以来,全市已为2330余名特殊人群完成认证,真正打通为民办事“最后一米”。

  “我们让数据多跑路,并主动多进一扇门,及时破解群众办事难题,让社保暖心服务送进群众心坎上。”贵阳市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社会化管理科科长徐文表示。

  此外,围绕“群众得实惠、银行促发展、社保优服务”目标,贵阳市还积极整合全市服务资源,联合贵阳农商银行、贵州银行等9家银行,设立752个“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实现全市148个乡镇(街道)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通过社银智能一体机,就近办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等83项社保业务。

  线上线下精准宣传 力争认证全覆盖不漏一人

  “坚持在宣传中服务,在服务中宣传,群众认同感、接受率会更高,宣传效果也更好。”贵阳市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副主任尹一青介绍。

  线上,贵阳市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聚焦群众认证需求,拍摄制作“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你问我答”“帮助爸妈来认证”等教学视频,指导群众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认证方式。同时,依托微信朋友圈、“贵阳人社”公众号、贵阳市人社局官网等平台,广泛传播宣传视频,仅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教学视频播放量就达12.3万次,转发1.5万次。

  线下,贵阳市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指导群众通过手机办理参保缴费、领取待遇资格认证等业务,将社会保险相关政策及服务精准送到群众身边。(完)

【编辑:张伟 】关闭本页
【编辑: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