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以来,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安全工作部署,以“筑牢货币安全网,守好群众钱袋子”为主题,践行“金融为民”初心,聚焦农村、商圈、景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等关键场景,精准覆盖学生、老人、商户、居民等重点人群,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立体化、差异化宣传,累计组织线下宣传2608余场、发放资料16万余份,线上宣传206余次,服务群众超 18万人次,有效提升公众反假货币意识与识假辨假能力。

  活动中,该行立足贵州实际,多维度织密宣传网络。在农村地区,构建“流动服务工作组+ 260家农村服务工作站”模式,黔南贵定县支行用“方言土话”讲解假币诈骗案例,铜仁分行深入乡镇市集提示交易风险,纳雍支行制作真人反假视频,将宣传延伸至村民“家门口”,累计开展农村宣传352场,覆盖 8万人次。在商圈、景区等重要区域,毕节分行行长带队在南关桥区宣讲,贵阳分行在粮油市场、商贸市场等为商户培训“一转、二摸、三透光”识假技巧,还在花溪公园、黄果树景区等设置咨询台;同时借力丹寨非遗文化周、松桃苗族“村晚”等活动设立“宣传驿站”,将防伪知识融入特色活动。

  针对“一老一小”重点人群,该行分类施策:在镇远、鸡场坪等养老院,用“大字版资料 + 实物对比”揭露假币骗局;在威宁第三中学、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等150所中小学及多所高校,开设“小小银行家”课堂、设立宣传服务点,播撒金融安全种子。在少数民族地区,组建苗、侗、水、彝等“金融译使”队伍,松桃支行用“苗汉双语”解读防伪特征,黔东南分行以侗话传授识假技巧,册亨县支行在布依山货集市开展双语金融安全课,破解语言传播壁垒。

  线上渠道方面,该行借助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扩大影响力,累计发表宣传报道 62篇,浏览量超20万人次,还开辟专栏转载央行信息,并组织 3.6 万余人次参与 “小超人答题”。

  此次宣传月活动,不仅深化了重点区域、人群的精准宣传,更完善了现金服务体系,让农行以金融担当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形象深入人心,为维护贵州金融市场秩序、推进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注入金融力量。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