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册亨9月29日电 题:硬汉警官“杨伯妈”

  作者 曾晋琪

  今年46岁的贵州省册亨县公安局秧坝派出所所长杨仕荣,留着利落的短发,两眼炯炯神采。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典型的“大男人”,在群众口中竟有着一个充满温情的称呼 ——“杨伯妈”。

  听到“杨伯妈”这个“绰号”,人们会以为杨仕荣仅仅是一个擅做群众工作、脾气温和的“慢性子”。其实,他是一名敢打敢拼的硬汉警官,干事雷厉风行、工作能力出众。从警多年,杨仕荣的足迹遍布册亨县多个派出所,每到一处都留下了亮眼的工作实绩:初到者楼派出所第一年,便主办案件 150 余起;因工作突出被提拔为册亨县公安局副所长;调任双江派出所所长期间,他带领团队从此前排名挂末跃升至全局前五;在服务全县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高洛新区时,他聚焦群众就业难题,累计帮助 2000 余人找到工作……

高洛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   潘全照供图

  潘全照供图

  “杨伯妈”这个称呼源于一次上门走访。那时,杨仕荣还在者楼派出所工作,他和同事到秧坪村走访一位百岁老人。从进门,杨仕荣就开始“唠叨”。看到老人指甲长了,脸上有脏污,他二话不说就找来剪刀帮老人剪指甲;又端来温水细细帮老人擦脸、擦手;还帮老人打满了水缸,把屋里收拾了一番。忙活的同时,他还像家人一样,一直在“唠叨”,让老人心里暖烘烘的,从那以后,“杨伯妈”称呼就慢慢传开了。

  这位“杨伯妈”,在帮助群众解决大事小情时总是那么热心、细心和耐心。2023年,在秧坝派出所处理一家湖南木材商与本地同行起矛盾,杨仕荣接警后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仔细梳理问题、终于找到了纠纷的症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不偏不倚的立场和切实可行的建议,最终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并达成和解。湖南商人陈丽说:“开始怕自己是外地人受委屈,有所顾虑,没想到杨所长能一视同仁秉公办事,觉得杨所为人正直、热情,与‘杨伯妈’的形象很符合。”

  今年9月6日,在当地一家木材厂打工的小陈,因想去条件更好的工厂提出辞工,便向替自己保管2.7万元积蓄的老板廖某索钱,遭拒后指名求助“杨伯妈”。杨仕荣先倾听双方诉求,从“情”“理”“法”的角度给他们做分析提建议,令小陈和廖老板口服心服。促成双方和解后,他又陪同两人到银行完成钱款交接,化解了纠纷。

  不久前,粉店老板段双英和小卖部老板邢德美先后收到100元面值的假币,得益于平常的反诈宣传,她们第一时间就到所里报警,杨仕荣到现场后询问情况、调取监控、联系临县派出所,最后仅用一天就帮她们追回了损失。段双英十分感慨:“真没想到100块钱也能被追回来,还是的靠‘杨伯妈’。”

黔西南州公安局新闻中心赵佳玲摄

  黔西南州公安局新闻中心赵佳玲摄

  杨仕荣对群众饱含温情,对同事充满热情,对年轻警员更是悉心传帮带。同事们有事找他,也像辖区群众一样,习惯地叫他“杨伯妈”。在杨仕荣看来,“警察的责任不仅要自己扛,更要把经验传给年轻一辈”。初到高洛新区时,辖区矛盾纠纷警情频发,他没有急于直接处置,而是让年轻民警先上,自己则在一旁观察指导。民警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他总是手把手教方法、讲技巧。“每次碰到‘疑难杂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杨所打电话,他就像老师一样,总能帮我们找到解决办法。”高洛警务室民警魏知鸿说。

  对于初来乍到到双江工作的民警墙忍来说,杨仕荣更是他从警路上的“标杆”。2014 年,初到双江派出所工作的民警墙忍,第一次办理案件就跟着杨仕荣。面对一起肇事逃逸案,两人从清晨到傍晚连续调看监控排查嫌疑人特征,杨仕荣见墙忍是新手,不仅耐心引导,讲授方法,传授经验,使他很快就掌握了办案技能。

  杨仕荣的十几年从警生涯中,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履职表现屡获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连续5年获评“优秀公务员”,荣获公安部“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被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他带领的团队秧坝派出所获评公安部“一级公安派出所”,并荣立集体二等功。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