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21日电 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法院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持续深化“优先办、联动办、便捷办、容缺办、快速办”工作机制,着力构建精准高效的涉企司法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优先办”强保障,涉企立案提效减忧。法院通过“专窗+机制”双轨发力,全面优化涉企立案流程。在诉讼服务中心专设“营商环境案件立案窗口”绿色通道,配备专人负责涉企案件的审查与材料收转,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一窗通办”,对企业立案申请实行“即收即审、快审快立”。今年以来,该绿色通道已优先受理涉企案件3400余件,平均立案时长较普通案件缩短40%,显著减少了企业的办事时间和奔波成本。

  “联动办”聚合力,多元解纷降本增效。构建“法院主导+行业协同+商圈赋能”的多元解纷网络。联合区工商联、银行业协会等设立行业调解组织,完善“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机制。截至目前,工商联驻院调解室共受理涉企纠纷1492件,成功化解713件(其中446件完成司法确认);银行业调解室调解1302件,成功化解1178件,成功率超90%,累计为企业节约诉讼成本超160万元。针对苏福商圈企业聚集特点,联合上海路街道成立“苏福商圈诉源治理工作站”,创新推行“11314”联动模式(即1名街道政法委员统筹、1个法官单元指导、3名职能部门负责人驻点、1+4名调解员协同),高效化解租赁、履约等商圈纠纷。工作站成立以来,接收委派案件308件、化解88件,自主受理30件、化解20件。

  “便捷办”优体验,数据赋能省时省力。依托“线上全覆盖+线下强配套”,打造便捷化诉讼服务。大力推广“互联网+诉讼服务”,利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调解平台等,实现涉企案件立案、调解、开庭、送达全流程线上办理。建立“跨域纠纷线上办”机制,通过远程视频调解打破地域限制。苏福商圈工作站同步打通全流程线上流转通道,优化线下服务,升级材料收转中心,设立执行“110”值班电话,落实首问负责制。2025年以来,接收涉企网上立案8608件,占总申请量的60.52%,审核通过5208件,委托先行调解3411件、成功化解1922件,为企业节约诉讼费90余万元。

  “容缺办”破壁垒,司法服务升温增信。创新构建涉企诉讼容缺办理体系,制定《涉企案件立案容缺材料清单》,对非核心、可补正材料实行容缺受理,确保核心要素审查不受影响。强化配套服务,提供标准化文书电子模板,畅通现场、邮寄、线上等多种补正渠道。加强立审衔接,确保庭审活动顺利进行。2025年以来,已容缺受理企业诉讼540余件,企业评价诉讼服务满意率达到100%。

  “快速办”提质效,流程优化去冗克艰。围绕“立、审、执”关键环节,全力提升办案效率。审判环节深化“繁简分流”,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引导涉鉴定纠纷进行诉前鉴定,审理周期较普通程序缩短60%。执行环节开展“贵在执行”专项行动,建立企业信用惩戒分级机制,2025年以来对77家困难企业采取“活封活扣”“信用修复”等柔性措施,解除企业法人限高出行504人次。同时,强化与不动产登记、税务等部门协同,实现协助执行事项当日办结。针对物业等行业特点,推动多部门联合评价,将“红黑名单”作为裁判参考,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25年以来,共审执结各类涉企案件12400余件。(完)

【编辑:石小杰 】关闭本页
【编辑:石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