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江南煤海”之称的贵州,煤炭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五位,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亿吨级煤炭基地,其煤炭产业在“富矿精开”战略引领下正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近年来,贵州税务部门紧扣省委、省政府部署,以政策红利为引擎、以精准服务为纽带、以绿色税制为导向,为煤炭产业结构升级、生态保护与效益提升注入持续税动力。

  在六盘水市水城区,年产能180万吨的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早已将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刻入发展基因,顺利通过省级“绿色矿山建设”验收。“环保税减免、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就是真金白银的支持!”公司财务负责人唐春艳算了一笔“转型账”:2023年以来企业累计享受税收优惠3000余万元,全部精准投入矿山生态修复和环保设备升级,让“黑色煤炭”产业底色越变越绿。

  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贵州税务部门给出的答案是“定制化服务+精准化推送”。针对煤炭行业特点组建的“税惠政策服务小分队”,不仅提供政策解读、退税核算、电子税务局操作的“一对一”辅导,更通过企业精准“画像”,实现税收优惠政策“点对点”直达。“从退税条件到操作步骤都讲得明明白白。”贵州盘江恒普煤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胡玉萍的话语,道出了众多煤企的心声。

  盘江恒普煤业的瓦斯发电项目,正是税惠政策催生的绿色转型样板。面对煤炭开采中产生的大量瓦斯,企业规划建设5台1000千瓦瓦斯发电机组,却一度受困于资金压力。关键时刻,5400多万元留抵退税款及时到账,保障了项目顺利投产。如今,该项目日发电量达5.5万度,年利用瓦斯1400余万立方米,不仅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500余万元,更显著改善了厂区及周边空气质量,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在精准服务企业的同时,贵州税务部门更以科研赋能产业长远发展。省税务局税收科研所牵头承担省委深改委课题《税收视角下贵州煤炭资源“富矿精开”对策研究》,通过税收数据分析、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税收政策在资源集约开发、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条完善中的支撑作用,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从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到精准服务贴身护航,从绿色转型赋能到长远发展献策,贵州税务部门正以多元举措持续释放税收效能,推动煤炭产业从“规模开采”向“精细利用”转变,助力“江南煤海”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绽放新光彩。(谭婕 周康林)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