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定县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路径,全县范围内推行“1+N”教学模式,在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的同时,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大家请看黑板,我们来看这三幅图,我们先看这是一号图片……”走进普定县第六小学,学生张艺轩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同学们教授着知识。据介绍,这是学校新推出的“1+N”教学模式,学生分组组成学习合作小组,在课堂上,每个小组都有明确分工,有的学生负责记录讨论要点,有的学生则负责上台总结发言和讲解知识点,还有的学生承担资料搜集工作。“1”代表着教师的核心引导作用,而“N”则是多个学生小组的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这种模式让课堂氛围格外活跃。“通过小组合作,我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合作、质疑、追问等,不仅能提升我的学习成绩,还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和数学思考等能力。”张艺轩说。

  普定县第六小学数学老师丁翠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而‘1+N’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倾听表达、质疑、追问的能力。”

  如今,在一堂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后,各学习小组就会迅速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多种解题思路。同时找到解决思路的小组可以由代表提供解决方法,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见解。

  普定县第六小学副校长张林敏介绍,今年学校计划在所有老师、所有学科当中进行全面的推广,邀请小组学习合作模式的专家和这方面有经验的老师来进行培训和专业的指导,让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让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

  以往,这样的难题可能会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但在“1+N”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在交流合作中逐渐找到了突破点,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在马官镇中心学校,学生进行着小组学习,老师则给他们讲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据了解,马官镇中心学校自今年2月份推行“1+N”教学模式以来,课堂生态焕然一新。“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同时,自己的表达能力、数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马官镇中心学校学生邱昌海说。

  马官镇中心学校建立了完善的“1+N”教学模式教师小组,由来自不同学校的六名教师共同参与,进行课程的设计、研究、打磨等,同时每周马官镇中心学校定点开设这个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专题课,全镇的老师都可以抽时间来自行学习。

  普定县马官镇中心学校数学老师洪艳说:“我们‘1+N’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特色是创设自由、自然、灵动的动态共生小组合作学习生长型课堂,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的不同学习能力得到不同的发展。”

  普定县马官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谌业峰表示,将强化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把课改工作扎实深入推进。

  下一步,普定县将持续深化“1+N”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不断总结经验,让这一教学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推动普定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更多学生在优质教育中受益,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林倚帆)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