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普定:从“桑海”到 “蚕茧”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新网贵州新闻6月5日电(杨田 林倚帆)近年来,贵州省普定县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逐年增加桑蚕种养殖规模,推进产业持续发展,同时,也依托桑蚕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鸡场坡镇鸡场社区,大片“桑海”映入眼帘,桑叶随风摇曳,枝繁叶茂、青翠碧绿、长势喜人。桑园里,来自重庆的周文正在采摘桑叶并饲养自己养殖的小蚕。“以前只是我们一家人在这里种桑蚕,现在带动了当地的很多农户搞桑蚕产业,这个产业风险不大,盈利也高。”普定县天尚种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文说。
2021年,周文瞄准了桑蚕产业,他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的鸡场坡镇开启了他的桑蚕产业之路,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流转了300亩土地,开始种植桑树,4年的时间已经过去,桑树已经成林,他的桑蚕产业也是做得风生水起。
“半个月就出产值,一张蚕能产出4000块钱,除去人工、材料,剩2000元钱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两个厂房养了8张,每个月就有三万多元。”周文介绍,桑蚕产业的优势在于不愁销路,风险很小,按这种规模一年有三四十万元产值。
近年来,在周文的带动下,鸡场社区部分村民看到了桑蚕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开始自主种桑养蚕。目前,鸡场社区的桑树种植面积已经超过700亩。
鸡场坡镇鸡场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姜勇介绍,目前全村有五户种桑养蚕大户,近30户农户都参与到种桑养蚕的产业发展中来,带动了全村176户脱贫农户、300多户一般农户积极参与,大家已经尝到了种桑养蚕产业的甜头。
桑蚕产业之所以能稳步推进,除了该产业具备见效快、回报高、资金回笼周期短、成本低、产业链广等优势,其背后,还有一家名叫贵州众鑫沣源蚕业有限公司作为强大的后盾。
起初,养殖户饲养的小蚕都是由贵州众鑫沣源蚕业有限公司育种后分发,2025年,在贵州众鑫沣源蚕业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鸡场坡镇也建起了小蚕供育室,这样一来,整个鸡场坡镇的养殖户就可以就近领取小蚕回家饲养,不仅节省了成本,还减少了运输风险。
接下来,鸡场坡镇也将加强向上对接,形成镇村联动,持续在桑蚕产业上下功夫。
“鸡场坡镇从2019年开始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发展到现在全镇共种植桑树有2300多亩,养蚕的村有10个,不仅促进了全镇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务工,增加他们的收入,盘活了各个村闲置的经营性固定资产。”鸡场坡镇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副镇长洪梅介绍,下一步,鸡场坡镇将继续扩大蚕产业发展,鼓励农户参与养殖,同时将计划申报“鸡场坡镇蚕丝加工厂建设项目”,将蚕、桑树、蚕丝等融合发展,实现“一条线”生产。
放大到整个普定县的桑蚕产业,鸡场坡镇仅仅是普定县桑蚕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全县种植桑树8000余亩,涉及10个乡镇,2025年可饲育蚕种3500张以上,生产蚕茧190吨,而生产出来的蚕茧,最后又销售到了贵州众鑫沣源蚕业有限公司。
马场镇李家村桑蚕养殖户周梅说:“我种了100亩桑树,养了十张蚕,收入在3.5万元到4万元之间,效益还是可以的,在家里面还能照顾到孩子和老人。”
贵州众鑫沣源蚕业有限公司作为全省唯一一家蚕种公司,以SPV项目模式积极探索推进家庭农场蚕桑养殖配套项目,还为养殖户培育蚕种、提供技术指导、回收蚕茧,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养殖。去年,贵州众鑫沣源蚕业有限公司新建了人工饲料现代化养蚕项目,并于今年年初正式投产。
贵州众鑫沣源蚕业有限公司人工饲料现代化养蚕项目负责人于海强介绍,现在公司建设的厂房主要是原产人工饲料和工厂化养蚕的厂房,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原蚕的全龄人工饲料饲育,二是小蚕饲育,通过农户来养殖,达到中茧的效果,三是人工饲料蚕的品种选育。
在智能恒温的现代化养蚕车间里,蚕宝宝们正享用着由营养专家科学配比的人工饲料。这些饲料采用桑叶提取物与复合营养物质制成,不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关键成分,还通过无菌处理工艺,有效降低蚕病发生率。创新性采用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殖模式,打破了传统养蚕对季节、地域和桑叶资源的依赖。项目引进自动化饲料投喂设备和智能温湿度调控系统,实现养蚕环境的精准管控,提升养殖效率。
“现在我们人工饲养蚕已经全面投产使用,一次可以饲育1000张,以后一年可以饲育1200张左右,年产蚕茧200吨,产蚕种60万张,产值在两个亿左右。”于海强说。
贵州众鑫沣源蚕业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大蚕种生产企业的重要分支,扎根普定的背后,是对当地气候优势的精准洞察。普定独特的气候条件,恰好契合种茧饲养对环境的严苛要求,让这里成为孕育优质种茧的天然摇篮。相较于普通丝茧,种茧每公斤能为农户带来6至8元的增收溢价,成为农户致富的新引擎。
同时,公司充分发挥雄厚技术实力,构建起“小蚕供育+全程技术指导”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秉持“养好小蚕‘一半收’”的理念,先将培育好的小蚕分发至农户手中,随后技术团队下沉到农户的蚕房,实时跟踪养殖情况,及时解决各类技术难题,为蚕农的养殖之路保驾护航。
贵州众鑫沣源蚕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谷爱雷说:“养好小蚕‘一半收’能够解决老百姓的技术难题,我们的技术员在分到蚕户以后要全面对蚕农进行指导,从而保证蚕农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后能够及时进行处理,保障了蚕农养蚕的成功。”
在市场布局上,公司初期以两广地区为主要销售阵地,随着对贵州气候适应性的深入研究,发现当地极适宜繁育高品位蚕茧用蚕种。如今,公司正积极拓展市场版图,计划将普定产出的优质蚕种供应至四川、重庆等生丝生产大省,同时深耕贵州本地市场。未来公司将扩大雄蚕品种繁育规模,不仅进一步提升蚕种价格与收购价,还将致力于将普定打造成全国顶尖的优质蚕茧原料基地。
“从目前饲养情况来看非常好也比较稳定。”谷爱雷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扩大试生产,加大雄蚕品种繁育量,提高蚕农的收购价格,在整个贵州区域进行推广,把公司高品位原料基地定位在贵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