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22日电(汪仟 毛宁)近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雪山镇12万亩马铃薯迎来采收,各个马铃薯种植基地呈现出繁忙的景象。其中,威宁县雪山镇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舍的丰收场景最为喜人。

  8月21日,在雪山镇说乐多村马铃薯基地工人忙着采挖。汪仟 摄

  8月21日,在雪山镇说乐多村的马铃薯基地里,马铃薯迎来丰收,千亩薯田里300余名工人们趁着好天气采收马铃薯,他们分工协作,忙而不乱,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透露出浓厚的收获气息。一个个外观饱满、个头匀称的马铃薯从地里翻滚出来,工人们将刚挖出来的马铃薯分拣、装袋、搬运、装车,田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马铃薯进入收获季,同时也带动了劳务经济的发展。“我租给合作社土地是65亩,每亩土地流转费是300元,一年租金是19500元,我常年在基地务工,最多一天有一百四五元的,最低也是100元,每年务工天数达200多天,一年下来务工收入2万多以上,我感觉很不错。”雪山镇说乐多村村民宋乃超说。

  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雪山镇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适合马铃薯种植,种植的马铃薯个头大、产量高、品质优。

  8月21日,在雪山镇说乐多村马铃薯基地工人忙着托运。汪仟 摄

  “我们的务工群众主要涉及龙街镇、小海镇、迤那镇、大街乡、云贵乡等五个乡镇11个村,总的务工劳动力在6万人次以上,最多的一天达590多人,最少的一天也在110人以上,每年我们付的总工资达600万元以上,流转土地按每亩300元,土地涉及三个村,流转的土地农户是315户。”威宁县雪山镇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管绍刚说。

  据了解,合作社今年种植的马铃薯面积总的是4710亩,从7月9日开始采挖,到现在应该采挖到1500亩左右,大概是3000多顿,预计要到9月20多号才挖得完,全部采挖完,总产量在11000吨以上,总产值在1800万左右,种植马铃薯品种丰富,有威芋3号、米拉洋芋、黔芋8号、威芋9号、威芋5号等,主要覆盖凉山村、红旗村、说乐多村、胜利村。合作社采取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渠道,省内主要销往水城、毕节、遵义等,省外销往曲靖、昭通、宣威、昆明等

  近年来,雪山镇以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为抓手,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马铃薯产业,走出了一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实现了产、销为一体的产业链,不断优化马铃薯种植布局,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加强优质薯推广,稳步推进产业化开发,马铃薯产业不断升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马铃薯产业一直是我镇的支柱产业之一,我镇积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今年全镇种植马铃薯12万亩,目前已采挖6.5万亩,10月中旬采挖结束,预计总产量达24万吨,实现总产值约4.8亿元。”雪山镇副镇长李孝敬说。(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