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贵州高考成绩公布。经统计,毕节市今年总体成绩进步明显,综合本科上线率达到59.31%,较2024年提升了4.9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缩小了1.75个百分点;特控线上线率达到19.51%,较2024年提升了4.13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缩小了2.69个百分点;全市参考的5.88万名考生中,公办学校考生3.7万名,占63%;上本科线的3.49万名考生中,公办学校有2.77万人,占79.4%。

  “毕节市人口基数大,教育底子薄、基础弱。但近年来,一年比一年好,与全省的差距不断缩小,上升势头强劲,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振了信心。”毕节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陈键介绍。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数字的突破,更是近年来毕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系统性成果,背后凝结了多重关键力量的深度协同。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现实需求,也是更好满足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2023年7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推动毕节人力资源开发“1+2”文件政策支持毕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同年12月,毕节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印发了《毕节市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突破提升十条措施》,聚焦质量监测、学校精细化管理、师资优化等十大领域,明确政府责任主体并建立奖惩机制,这为全市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引擎。

  两年来,毕节聚焦实施省《推动毕节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可持续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8年)》及《毕节市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突破提升十条措施》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把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强化精准施策,不断缩小与全省的差距。

  全力抓好学校这个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毕节市深入实施“强县中”战略,着力抓好公办强校、校校合格等工作,推动威宁民中、毕节二中等高中学校创建省级示范性示范性普通高中,逐步做大优质学校总量。同时,毕节市教育局组织各县(市、区)召开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突破提升工作推进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全面分析各县(市、区)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准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突破提升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做强初中教育、优化高中布局,压实责任,加快补齐教育教学质量短板。

  壮大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十四五”以来,毕节市通过“特岗计划”招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方式,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8000余名,引进高层次人才700余名、教育部免费师范生69名,不断补齐紧缺学科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制度,全面清理、精简各类涉及学校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统筹规划各类事务进校园等,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建立中高考薄弱学科教师“召回”培训制度。毕节市教育局督促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利用暑期有针对性地对中高考薄弱学科教师集体进行“充电式”培训,以提升薄弱学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2024年暑期“召回”培训教师3.2万人次,大大激发了教师内生动力。

  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2024年9月10日,毕节召开全市庆祝第40个教师节表扬大会,对教育战线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进行表扬。现场,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和教育局长向优秀教师鞠躬致敬的一幕被媒体报道后,众多网友点赞评论:他们弯下去的是腰,抬起来的是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与此同时,毕节市强化教研服务保障,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市县两级增加教研机构人员编制98个,推动市级教研机构与县级教研机构、县级教研机构与薄弱乡镇、村小、教学点建立定点联系帮扶机制,市、县、校联动开展覆盖各学科的常规化、多样化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研工作整体水平。2024年,毕节市在省级教科研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奖数在各市州中位列第二;立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0项,在各市州中位列第一;全省优质课评选中,毕节市共获一等奖25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6项,总体成绩进入到全省第一梯队……

  毕节教育人正以“深耕一亩心田”的坚守,在乌蒙群山间播撒希望,这方水土,终将因教育之光而更加明亮。正如陈键在采访中说道:“我们的教育发展还任重道远,但相信深植于信念的播种,终会见到万树繁花!”(王韵)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