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自治县:创新技能培训促群众就业增收
“往前,再往前,眼睛看着前方货物与叉车的距离,手上动作和脚上动作要协调配合。”7月3日,在威宁自治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训基地,壹方职业学校叉车培训教练员柏宁正指导学员操作叉车,教练员王安在给未进行实操的学员讲解技术要点。

像这样的场景,在威宁自治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训基地已习以为常。今年来,该基地已针对叉车、装载机等特种作业工种举办了6期培训,每期20天50余人,培训结束后组织技能考试,合格者将颁发相应技能培训合格证和专业技能证书,并推荐到相关企业务工。
“学员在我们这里培训后,只要拿到相关的合格证和技能证书,找个工作肯定没问题。”柏宁在培训时,对学员要求比较严格,他认为开展培训就要让群众真正学到技能,进入企业后就能正常上岗。
技能培训,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2024年6月在该基地参加叉车技能培训的威宁自治县板底乡群众安明,顺利通过职业技能考试拿到相关证书后,当年9月便入职广东小鹏汽车公司相关企业,每月七八千元的工资,日子越来越好。
威宁自治县羊街镇东边村20岁的周君红,以前在美发行业工作,家里听说政府有免费的技能培训便给他报了名,“感觉这个培训很不错,教练教的东西都很实用,美发行业竞争大,多学到一项技能,以后发展的选择面更广。”参加了半个月的叉车培训后,周君红对技能培训有了新的认识。
威宁自治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训基地叉车班培训还未结束,几公里外的五里岗街道技能培训也开班了。
26岁的宁春艳是五里岗街道祥和佳苑社区居民,她正跟着培训老师学习家政服务的相关技能,培训期间她学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血压测量、衣物收纳、房间清洁等技能,对于能在家门口学习技能,她十分开心:“这个培训还是很实用的,学习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运用到,老师教得很耐心,希望以后可以多一些这样的培训。”和宁春燕一起参加培训的有来自周边易地搬迁安置点的上百名群众。
此次培训属于威宁自治县2025年安置点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由威宁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主办,威宁县易地搬迁就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承办,主要针对易地搬迁群众,计划在今年9月30日前完成1600人以上的技能提升培训。自7月1日开班以来,分别在朝阳新城、祥和佳苑、福康馨区、开华家园4个社区开设了4个技能培训班,共240余人参加电工、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职业工种培训。
今年以来,威宁自治县将职业技能培训促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有力有序推进,围绕大型企业用工实际,加大各类培训力度,聚焦农村转移劳动力、空窗期人员培训就业意愿大力组织开展技能储备或创业培训,并积极落实“证书直补”政策。
威宁职业技能培训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紧盯新业态培训,做到随时与市场接轨,进一步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二是合理探索培训方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结合群众实际情况,邀请到培训基地、企业培训,或组织培训学校到村(社区)开展培训,既方便群众又达到培训效果。三是园企合作,威宁自治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群众培训拿证后,可以直接与企业签订务工合同。
“我们的培训聚焦新业态和特种行业,并实行‘一培双考双证’、请进来、走出去等培训模式。”贵州威宁产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永江介绍,现在的培训模式,主要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直接的培训方式,真正实现培训促就业增收的目的。
据悉,2025年威宁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000人次,目前已培训4900人次,包含电工、焊工、互联网营销师、农作物植保员、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养老护理员、中式面点师、装载机司机等岗位,并受理证书直补133人,促进就业1200余人。(韩雷 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