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石奎 张琳琳) 6月22日,记者从贵阳市气象台获悉,21日下午以来的暴雨天气还将持续,只是强度有所减弱,23日晚开始雨带北抬。贵阳市气象局特别提醒:今明两天暴雨区重叠,滑坡、泥石流、山洪、城乡内涝风险居高不下。

  据监测,截至22日14时,本轮强降水导致贵阳中部一线出现77站暴雨、65站大暴雨、6站特大暴雨。观山湖区朱昌镇从21日19时到22日14时,20个小时就下了280.2毫米。

  贵阳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赵杰分析,考虑未来副热带高压维持少动,22日午后到23日上午,主雨带仍维持在贵阳中部一线,只是降水强度相比有所下降,由于降水时间长,24小时中部一线累计降水仍达到暴雨量级。贵阳主城区降水在40-70毫米之间。23日午后降水减弱,但夜间开始降水强度又会加大,由于雨带的北抬,预计强降水主要集中在贵阳贵安中北部地区,雨量中到大雨,中北部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为切实筑牢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第一道防线作用,昨晚开始贵阳市各级气象台站向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叫应”42次,发布暴雨预警31条,雷电预警32条,雨情快报75期,手机短信服务覆盖72万人次,其中观山湖区启动全网发布57万人次。

  贵阳市气象台台长李扬介绍,由于降水时间长,过程雨量大,降水落区又高度叠加,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很高。这不仅体现在强降水期间,同样在暴雨停后的一两天,仍有发生泥石流的概率,原因是暴雨过后泥土含水量高,土质松软,尤其是气温迅速升高后使得地面干裂,不同土层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容易诱发泥石流。同时,不易发现的地下径流同样容易诱发泥石流。

  如何应对暴雨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李扬认为,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与巡查,确保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发现隐患及时处置;强化公路、铁路偏坡、沟谷深壑地带的巡查;强化风险意识,各相关部门要主动及时了解当地累计降水情况、降水云团移动情况、预警情况等;公众务必强化防灾避险的意识,一旦发现有风险可能,要第一时间果断撤离,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