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24年社区教育民族民间手工艺骨干培训完成
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18日电 近日,贵阳市2024年社区教育民族民间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绣花溪非遗生活馆举行。
本次培训为期5天,由贵阳开放大学(贵阳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办,花溪区教育局、花溪区清溪街道社区学校、绣花溪非遗生活馆协办。
贵阳开放大学(贵阳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刘斗山,社区教育办主任吴维维,花溪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科级督学马尧,清溪街道社区学校校长蔡越,花溪区职业教育培训管理中心谌刚,清溪街道办事处桐木岭幸福小区社区书记赵世兰等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培训班邀请了多位非遗传承人作为授课嘉宾,来自贵阳市各级社区学校的32名学员参加培训。
花溪区清溪街道社区学校校长蔡越在致辞中表示:清溪街道对社区教育高度重视,扎根社区居民需求,突出地域性社区教育特色,让更多社区居民能够参与到传承非遗文化这项工作中。
贵阳开放大学(贵阳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副校长刘斗山在讲话中指出,“巧匠计划”接下来将在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非遗文化的现代应用模式与教育模式,通过社区教育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精神力量。
五天培训内容丰富:贵阳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花溪苗族蜡染理论与实践、六盘水蜡染实践、花溪苗绣与蜡染、龙井村研学、布依族枫香染体验、蜡染以及文创产品、豆染体验、产品设计与非遗传承。
10月18日,贵阳市2024年社区教育民族民间骨干培训班结业典礼在绣花溪生活馆举行。
学员逐一分享了自己作品的设计理念和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感受。欣赏完作品后,社区教育办主任吴维维表示,非遗是一种艺术,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社区教育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会在共同的努力下越来越好。
最后,学员们观看视频,在一幕幕闪过的画面中,一起回顾了这段短暂而珍贵的学习时光。
本次培训班时间虽短,但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提升了学员们对于非遗文化、非遗技艺的认识和了解,更让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培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贵阳开放大学(贵阳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将继续丰富“巧匠计划”项目的开展形式,扩大覆盖群体,开发非遗课程,把更多更优秀的本土非遗技艺带进“寻常百姓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文化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