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春收赤松茸 增收主力“菌”
3月14日上午,在位于水田镇定扒村的菁菁生态农场,一排排覆盖着黑色遮阳网的种植大棚十分引人注目。大棚内,一簇簇、一丛丛赤松茸迎来采收旺季。
红褐色的菌帽、白白胖胖的菌柄……菌床上,一颗颗肥嘟嘟、圆滚滚的赤松茸长势喜人。该农场负责人正带领村民采摘赤松茸,现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眼下正是赤松茸大量成熟收获、上市的时节,为了能让市民买到最新鲜的赤松茸,该农场组织工人每天一早就来采摘,分拣装筐完成后再统一发货。“春节过后,我们的赤松茸就陆续开始上市,估计在4、5月份会大量上市,每天能达到1000斤。”菁菁生态农场管理员杨正华说。

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成品鲜菇色泽艳丽、食味清香、营养丰富,享有“素中之荤”“菌中之王”的美誉,特别是近年来,因其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生态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种植菌菇的首选品种。
杨正华告诉记者,赤松茸对生长环境有着独特的要求,人工种植很难,但他们通过对土壤、水源和有机肥进行严格调控,打造出了适合赤松茸生长的环境条件,产出的赤松茸不仅品相、品质好,口感还非常脆嫩,味道也十分鲜美,深受市民好评。
据介绍,赤松茸具有生长周期短、出菇期长、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按照市场批发价7至8元一斤计算,菁菁生态农场今年种植赤松茸的收入能够达到30万元。“下一步,我们打算将周边土地进一步利用起来,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土地经济效益。”杨正华说。
除此之外,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该农场还将进行西瓜、蒜苗、南瓜等多种果蔬种植,这不仅为农场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在采摘旺季,在农场打工的村民每天能有150元的工资收入。同时根据土地流转协议,村集体将获得农场20%的收益分红,既能鼓起村民的“钱袋子”,又能壮大村集体经济。(侯韬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