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在乌当区百宜镇百宜村,村两委正在田地里教村民们如何施肥、覆膜,大家忙中有序,乐在其中。“今年种植紫薯初步估算能带动20余人务工,预计发放农民工工资近8万元,保底收入达40余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平说。

  其实,百宜村在几年前也和周边大多数村落一样种植玉米、辣椒、苦蒜等农作物,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对村集体经济助益不大。今年初,村两委到施秉等多地考察调研,决定在本村发展种植紫薯,由村集体流转村民土地150余亩,再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的同时,也解决土地撂荒无人耕种的难题。

  另外,在2022年百宜村通过多方考察调研,申报项目资金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目前,一期厂房已运行1年多,已实现年收入100余万元。2024年,与贵州煜秸生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贵州宜加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1”村集体公司),村集体占51%的股份,煜秸公司占29%的股份,党员代表占20%的股份,并利用村集体发展资金对原有厂房进行扩建,以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

  百宜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不仅带动了群众增收,更提升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建设“富在农家·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增添了别样色彩。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