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当区市场监管局紧扣“五美五活”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以深挖市场活力、护航民生安全为主线,五向发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明路线、聚同心,提升党建“领航力”

  狠抓党建引领,助力新业态发展,成立乌当区外卖快递行业综合委员会、乌当区外卖快递行业联合工会和外卖快递行业流动党支部,加强对新业态领域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首创的“党委+工会+流动党支部党建模式”成功入选全国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专业市场及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典型案例。同时,积极组织外卖行业人员子女,参加全国总工会“阳光少年”夏令营活动,外卖员张伟、杨顶、令狐克凤获全市“最美外卖员”荣誉称号。

  乌当区率先完成首批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6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全覆盖。其中,创建五星市场监管所1个,四星市场管理所1个,三星市场监管所4个。新天分局作为贵阳市唯一一家基层市场监管所,获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授予的首批“五星市场监管所”荣誉。

  严监管、保安全,收紧餐饮“约束力”

  今年以来,乌当区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监督检查生产经营主体61家次,发现问题23个,全部督促整改完毕;开展专项监督抽检6批次,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完成全区学校(幼儿园)全覆盖监督检查,检查中小学幼儿园、高职、大学食堂及学校集体配餐企业、食材配送企业食堂共295家次,发现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积极推动全区学校食堂、集体配餐企业建立“互联网+明厨亮灶”,在线率100%。检查集贸市场12家、销售经营单位189家,办理案件20件,办理实事15件,挽回经济损失8.8万元。切实帮助贵州李时珍苗药有限公司解决两款保健食品生产布局、批件使用、内控建设、申请办理等实际困难,成功助力该企业获得由省市场监管局颁发的《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成为乌当区首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填补了乌当区保健食品生产领域的空白。此外,邀请资深食品安全专家对辖区8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开展集中培训指导,预估新增保障就业人数50人。

  精管控、除隐患,提升药品“防御力”

  在全市率先出台《乌当区落实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工作实施方案》,推动药品安全党政同责机制在我区有效落实。今年以来共查办“两品一械”案件20件,结案12件,罚没1.55万元。

  强保护、促创新,激发知识产权“驱动力”

  持续开展地理标志挖掘培育工作,成功助力“百宜辣椒”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乌当区地理标志申报零突破。推荐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项目,并获省级资助10万元。培育区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2家,予以授牌并获区级资助各1万元。

  畅渠道、快接办,强化群众利益“保护力”

  健全消费投诉处置机制,积极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对各类热线投诉举报转办工作做到统一受理、统一分派、专人处理、专人回复,统一管理全部投诉举报咨询处理工作。今年以来,累计从各平台、来信来访渠道收到投诉举报等来件2199件,投诉按时初查率100%,投诉按时办结率100%,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万元。以第43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联合辖区35家相关行业部门开展“共筑满意消费”消费宣传咨询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受理投诉5件,解答群众咨询27余件,组织经营者签署放心消费创建承诺书30份。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