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南明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各级党组织坚持开门教育,让群众真切触摸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民生温度”,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特殊的“二人讲”

  “咱们在这个市场经营,靠的就是口碑和信誉。只有诚信经营、规范经营,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生意才能越做越红火。”6月19日,一场特殊的“理论宣传二人讲”举行。南明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采取坝坝会的形式到青云路海鲜市场进行宣讲。

  宣讲成员还结合青云路海鲜市场近年来出现的违法案例、消费投诉、舆情风险点进行合规指导,希望大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按要求做到明码标价,严禁缺斤短两,依法诚信经营。

  “绝不缺斤少两”“肯定不会以次充好”,听完宣讲后,海鲜经营者坚定的说到。

  小微事“显温暖”

  “走这条路的时候,我再也不用捏着鼻子了”。青云路居民资贵英开心的说到。青云路127号2栋的化粪池经常堵塞,一到夏天,臭气熏天,成了居民的烦心事。这栋建于六七十年代的房屋,管线老化,产权单位省建二公司有难处也无法完全解决。了解到群众诉求后,新华路街道办事处联合社区党支部搭建协商平台,最终敲定了用“众筹”方式解决居民诉求。截至目前,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坚持开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听建议、办实事、解难题,并通过“12345”、“坝坝会”等形式全面收集群众需求,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50多件,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水口寺街道宝山南路社区为居民清除危树隐患;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局清除公园枯死树木,对全区公厕进行提升改造;区市场监管局设立“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便民投诉站”打通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投诉“最后一公里”。一桩桩“关键小事”的解决,一次次“将心比心”的互动,传递的是温度,凝聚的是人心。

  建平台“促发展”

  “我们企业门口的道路较窄,经常有车辆占道,导致我们车辆运输装载不方便,影响企业经营。”

  “现在企业和医院沟通不畅,建议打造沟通交流平台。”

  “当前医药行业在电子商务上发展很快,但有部分单位却不接受电子版本的资质,对企业开展电商有影响。”

  “企业在操心经营的同时,还要分出精力应对部分消费者的不合理诉求,希望监管部门能管管。”

  南明区油榨街道办事处组织辖区医药企业召开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气氛异常热烈热烈,医药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企业代表提出的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区卫生健康局、区医保局、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现场做出回应,对医药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及个性问题、政策诉求等进行解答。

  “座谈会只是第一步”。油榨街道办事处主任郭雷表示,会后,我们将对在会上提出的街道范围的“小微问题”立即处理;对涉及跨部门机构的案件投诉等“中等问题”,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对医药行业集采和监管政策等“宏观问题”,协请卫健和医院机构讲清政策,并请区人大评估企业意见,作为政策修订参考。同时搭建政企沟通渠道,明确专人管理医药行业沟通交流线上平台,常态化开展医药企业服务,收集企业诉求,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期盼的事情做起,作风建设的实效最终要体现在为群众办成了多少好事实事。南明区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终会变成现实。(黄秋云)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